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襄城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以部将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李光弼为河西兵马使。翰父祖本突骑施别部酋长;光弼,契丹王楷洛之子也:皆以勇略为忠嗣所重。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每岁麦熟吐蕃辄来获之无能御者翰先伏兵于其侧虏至断其后夹击之无一人得返者自是不敢复来。

    上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上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城,上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附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言于忠嗣曰:“今以数万众授之而不立重赏,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忠嗣曰:“今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故忠嗣不欲为之。忠嗣今受责天子,不过以羽林一将军归宿卫,其次不过黔中上佐,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李将军,子诚爱我矣,然吾志决矣,子勿复言。”光弼曰:“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挠军计,上怒。敕征忠嗣入朝,委三司鞫之。

    哥舒翰之入朝也,或劝多赍金帛以救忠嗣。翰曰:“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丧,多赂何为!”遂单囊而行。三司奏忠嗣罪当死。翰始知遇于上,力陈忠嗣之冤,且请以己官爵赎忠嗣罪。上起,入禁中 , 翰叩头随之,言与泪俱。上感寤,已亥,贬忠嗣汉阳太守。

    (选自《资治通鉴》第215卷)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岁麦熟/吐蕃辄来/获之无能御者/翰先伏兵于其侧/虏至/断其后/夹击之/无一人得返者/自是不敢复来/ B . 每岁麦熟/吐蕃辄来获之/无能御者/翰先伏兵于其侧/虏至/断其后/夹击之/无一人得返者/自是不敢复来/ C . 每岁麦熟/吐蕃辄来/获之无能御者/翰先伏兵于其侧/虏至/断其后/夹击之/无一人得/返者自是不敢复来/ D . 每岁麦熟/吐蕃辄来获之/无能御者/翰先伏兵于其侧/虏至/断其后/夹击之/无一人得/返者自是不敢复来/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节度使:唐朝官名,主要负责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外敌等,多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 B . 羽林:羽林军,即担任守卫皇宫的禁卫军,唐朝设置左右御林军,有大将军、将军等官职。 C . 三司:中国古代三个官署合称,唐代以御史台、中书、门下为三司,负责监察军事事务。 D . 禁中:指古代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又称宫禁。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哥舒翰有智有勇,深受王忠嗣的重用。攻打吐蕃时,哥舒翰行事果敢,杀了一位傲慢而不听话的副将,军中将士十分害怕。 B . 王忠嗣认为石堡城坚固,地势险要,且吐蕃全力守卫,如果强攻伤亡太大,另外即便攻下此城也难以控制敌人,意义不大。 C . 攻打石堡城是皇上的意思,而王忠嗣不完全按主动请战的董延光的想法,李光弼认为如果董延光无功,必然归罪于王忠嗣。 D . 三司定王忠嗣死罪,哥舒翰入朝,在皇上面前极力地陈述王忠嗣的冤枉,声泪俱下,皇上不为所动,贬王忠嗣为汉阳太守。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
      ②“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丧,多赂何为!”遂单囊而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