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1高一下·揭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烦执事敢:自言冒昧的谦辞 B . 能若是乎讵:怎么 C . 夫晋,何之有厌:讨厌、厌恶 D . 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翻然:迅速转变的样子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天下之事利而合者     臣神遇而不以目视 B . 夜缒出          臣与将军戮力攻秦 C . 行李往来        夫子谓也 D . 讵能若是       三子者之撰
    3. (3) 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B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 . 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D . 江南金锡不为用
    4.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B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C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5. (5) 下列对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执事,办事的官员,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文中指秦穆公。 B .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其中以“公”级别最大。由此可见,齐桓公的位次高于晋侯。 C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 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用于古代诸侯或帝王的谦称,他们有时也自称“孤”,谓自己不能得众;称“不毂”,即不善。
    6.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烛之武顾全大局。面对郑国危亡的局面,他放下不被重用的个人恩怨,毅然担负起出使秦国的重任。 B . 烛之武富于谋略。他一面向秦穆公许诺,愿为秦国提供好处;一面利用秦、晋矛盾,施行离间之计。 C . 烛之武胆小怕事。他初见秦穆公,就承认面对秦晋包围的局势,郑国只能接受灭亡的命运了。 D . 烛之武不辱使命。他在国家危亡之时出使,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说服秦国退兵护郑,不失本国尊严。
    7.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8. (8) 乙文中吕祖谦认为秦穆公退兵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