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河湟①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 , 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 , 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释】①河湟是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安史之乱后,驻守河西、陇右的军队被抽调去平叛乱,吐蕃乘机占领了河湟地区。②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宰相,曾上书朝廷,对西北边防措施多所筹策,后因事被捕下狱,诏令自杀。③借箸:《史记》中,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后用这一词表示代人筹划。④衣冠就东市:指汉景帝时晁错任御史大夫,对于削藩有好建议,却因皇帝听信谗言,仓促错杀,“衣朝衣,就东市”。⑤遗弓剑: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和剑。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歌以“河湟”地名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诗歌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 . 首联中“亦”字表明元载和宪宗都曾关注西北边防,渴望收复河湟失地。 C . 颈联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在一抑一扬中传达出作者对朝廷收复失地的信心。 D . 整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亦深沉,有鲜明的对照,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2. (2) 后人评价此诗“于含蓄曲折处矫时弊”,请结合全诗谈谈对此评价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