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泗阳一模) 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的不同,近现代化的路径各有不同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英法联军攻破北京、火烧圆明园,同时也烧掉了清朝上层中保守派的堡垒。改革与积极进取的呼声开始占据高层决策的主导意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是标志着官方主动应对外部侵略与自我救亡的重大举措。太平军的平定,借重了西方的武力,亦使清朝的封疆大吏们切身体会到了西方工业的先进。

    ——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甲午战争之前,早期改良派已经对洋务运动作过不同程度的批评。其中虽然不无深刻见解,但那终究不过是见诸言论。在洋务运动气运未衰的时候,单靠言论是不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的。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用武器打破了洋务运动补苴罅漏(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的惨淡经营,比之笔墨议论,它更严酷得多。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辛亥革命因缺少必要的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而流产,接踵而来的便是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的反动。在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的大地上弥漫着一股尊孔复古思潮的逆流。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展开一场对尊孔复古思潮的批判。

    --秦川《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李大钊》

    材料四: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恰如立于墙壁之前寸步难移,不是踌躇不前,就是想前进一寸,反而后退一尺。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的“补苴罅漏”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资产阶级改良派有什么启示?
    3. (3) 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功绩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回答,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与西方近代化的路径有何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