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八下·茂名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惠子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 , 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之曰:‘吓!’今子欲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①鹓鶵(yuān chú):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②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③醴(Iĭ):甘甜。④鸱(chī):鹞鹰。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国中/则将徙南冥 B . 生物之以息吹也/惠子 C . 下也/仰而 D . 六月息者也/今子欲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 (2) 请用三个“/”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4) 下列对于两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开篇就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展翅翱翔的画面。大鹏向南飞行,志存高远,是真正的逍遥者。 B . 【乙】文善于运用比喻,其中的“鹓鶵”“鸱”和“腐鼠”都具有明显的比喻义,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比起《逍遥游》中表现的虚无主义和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来,还是值得肯定的。 C . “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境界,是人摆脱了现实生活中各种桎梏之后一种精神上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但这种绝对自由状态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真实地和完全地存在的。 D . 【乙】文成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惠子和庄子的对比:惠子唯恐失去相位,惶惶不可终日;庄子内心坦然,主动来到惠子的眼前。特别是他们截然不同的嗜好对比(即梧桐、练实、醴泉与腐鼠的对比)中,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从而有力地表现了鲜明的爱憎感情。
    5. (5) 【甲】文中的“鹏”和【乙】文中的“鹓鶵”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