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温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当下,电子媒介更新换代和人工智能极速发展,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为满足时代发展与科技创新需要,“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被适时提了出来。其中,“新文科”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紧密相关。

    中国高校文科建制在“五四”之后慢慢形成自身体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今天,文科的分科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法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在原有的分科体系中,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界限分明,甚至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研究方向之间也变得壁垒森严。在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普遍趋势的背景下,这种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发展模式已越来越显露出弊端。因此,“新文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时代发展,以更为高远的视角,建立一种具有全球视野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科教育和研究体制。这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定位。

    建设“新文科”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纸媒时代,信息的获得渠道有限,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文科的培养理念建立在单向度的知识传授之上。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但在电子媒介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打破这种单向度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理念势在必行。互联网上有海量知识,学习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而在某些领域,人工智能也有取代教师职业的可能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师如果还固守于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就有抱残守缺的嫌疑。在新时代,教师作为打开知识大门的引导者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者或许更为合适。

    “新文科”强调打破学科界限,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需更新。此前,我们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为了培养精通某一学科的专家型人才,强调分科。“新文科”建设必须打破这种立足于单一学科的培养理念,建立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模式。中国古代就有“专家”与“通才”之分,所谓“通”,即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通”者,有博雅之名。故而,通识教育又可被称为博雅教育。今后,“新文科”建设应继承创新中国传统的博雅教育,积极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有益经验,立足中国当下教育实际和时代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通识型人才。

    在“新文科”建设中,不能再用以往的标准和模式指导当下的学术研究。就文科中的文史哲三科而言,中文学科初创于“五四”前后,其后发展为以语言和文学两大门类为主的学科格局。以往的文学研究多局限于文学学科内部,这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也限制了从更开阔的视野来展开研究。因此,在强调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文学学科或者说中文学科必须转换思路,顺应新的学术潮流,更新现有的研究范式,借“新文科”建设的契机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发展。

    “新文科”建设不仅要顺应媒体融合与智能化、大数据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师生积极主动接纳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新文科”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文科内部及文科与其他学科门类的深度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人才,擘画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刘春勇、梁静《探索“新文科”建设路径》)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新文科”是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新型学科建立起来后被适时提出来的。 B . “新文科”的前身是传统学科建制中的中文学科,学科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门类。 C . “新文科”的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单向度传授知识的角色。 D . “新文科”不但注重培养专家型人才,还重视在博雅教育模式下培养通识型人才。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立足于电子媒介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提出“新文科”建设的论题。 B . 文章以联系的观点,将“新文科”置于中国高校文科建制的历史中给予基本定位。 C . 文章主要从教师角色定位和打破学科界限两个方面,对“新文科”建设展开论述。 D . 文章善于通过建立因果关系来强调某个条件或某个结果,增强了论证的逻辑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前中国高校学科建制研究壁垒森严,而“新文科”就是要打破森严的学科壁垒。 B .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促使教师角色向思维方式的训练者转变。 C . 在强调跨学科融合背景下,文学学科只有转换思路,顺势而为,才能实现自身转型。 D . “新文科”建设可实现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因此,要引导师生接纳新的思维方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