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潜江期中) 文言文阅读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上之为临淄王也,惠妃生寿王瑁,宠冠诸子。太子与瑶、琚会于内第,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惠妃泣诉于上曰:“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上大怒,以语宰相,欲皆废之。九龄曰:“陛下践祚垂三十年,太子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久长,子孙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陛下奈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喜怒之际,尽废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上不悦。林甫初无所言,退而私谓宦官之贵幸者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上犹豫未决。惠妃密使官奴牛贵儿谓九龄曰:“有废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之,以其语白上;上为之动色,故讫九龄罢相,太子得无动。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素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挺之言于九龄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由是炅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门,与之款昵。”挺之素负气,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林甫恨之益深。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B .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C .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D . 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书令,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为当时三省的长官。 B . 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车驾”“万乘”“九重”“天子”“皇舆”等同为帝位代称。 C . 践阼,“阼”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故文中的“践阼”指的是天子即位。 D . 出,离京为官,外放,外迁。《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的“出”与此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玄宗想让李林甫为宰相,为此询同张九龄,张九龄因提否定意见被李林甫嫉恨。 B . 惠妃哭诉太子有结党谋害之心,唐玄宗欲废太子,张九龄却坚决反对,玄宗不悦。 C . 在是否废太子上,李林甫当场没表志;惠妃为了达到目的,暗地派人拉拢张九龄。 D . 严挺之贬了萧炅的官,就因为萧炅将“伏腊”错读为“伏猎”,最后招致萧炅的引荐者李林甫的埋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

      ②挺之素负气,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

    5. (5)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自是谏争路绝矣”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