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湖南期中)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材料二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B .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C .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D .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尹:官名,楚国最高的行政副长官,相当于后来的左丞相,地位次于令尹。 B . 季父:即最小的叔,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 C . 子房:张良的字。古人取字,男子十八行冠礼而字,女子十五行笄礼而字。 D . 高祖:古代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即庙号,文中指刘邦。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良有情有义。张良曾经救过项伯,项伯听说项羽要攻打刘邦后,连夜赶到汉军中要张良赶紧逃命,张良没有丢下刘邦而逃命。 B . 张良足智多谋。张良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为刘邦献计,要项伯转告说不敢违背项羽;在鸿门宴上与樊哙等人帮助刘邦巧妙脱险。 C . 张良嫉恶如仇。秦王用暴力对付天下的志士,有很多人在家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张良对秦王十分愤怒并学荆轲、聂政狙击秦王。 D . 张良外“柔”内刚。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张良的形貌很“柔”,如妇人女子;但他的志气和度量很“刚”,而且张良凭此成就了大业。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5. (5) 圯上老人为什么说张良“孺子可教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