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注释】①曰惟:句首语气词。②伊:助词,无义。③处死:处理死的方式。④退默:引退隐居。⑤冯夷:河伯。⑥九关:九重天门。⑦中浦:水滨。

    (选自苏轼《屈原庙赋》)

    (乙)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选自屈原《离骚》)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贤者畏讥而改兮   度:度量 B . 嗟子区区 , 独为其难兮   区区:一心一意 C . 考曰伯庸       皇:楚王 D . 秋兰以为佩           纫:缝纫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浮扁舟适楚兮   肇锡余嘉名 B . 独嗷嗷怨慕兮          日月忽不淹兮 C . 过屈原遗宫     恐年岁不吾与 D . 黾勉乱世而不能去兮    摄提贞孟陬兮
    3.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 B .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 C .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 D .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
    4. (4)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庙赋》采用“骚体赋”的形式,文章风格与屈原的作品风格有暗合之处;大量运用语气词“兮”,使文章哀婉缠绵而又悲壮遒劲,读起来荡气回肠。 B . 通观《屈原庙赋》,苏轼认为世道越来越偏狭,有人“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有人“又或为之臣佐”,因此,他劝诫世人不要像屈原那样“违国去俗、死而不顾”。 C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诗人称自己与楚王同姓同宗,不仅表明了他有高贵的血统和身世,还表明了他对楚国的兴衰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D .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两句是说“我”具有美好的品德。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

      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