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宁波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2年1月,党中央做出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之后,为这个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一船”取什么名称,备受国人和世界关注。1993年,当时的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参加飞船研制的各单位发出了“为中国飞船征集名称”的通知。很快,“华夏”“九州”“腾龙”“神舟”等众多带有中国特色的名称被推荐出来,送到载人航天办公室。经慎重考虑,载人航天办公室建议用“神舟”为我国飞船命名。从字面上看,“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是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大协作的产物;同时,“神舟”又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预示着整个中华民族都将为飞船的诞生而无比骄傲与自豪。1994年初,“神舟”这个名字最终从众多的方案中脱颖而出。从此,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有了名字——“神舟”。随着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腾飞上天,“神舟”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的光辉名字,从此传遍神州大地。 (新华社)

    材料二: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

    此次出舱活动中,航天员顺利完成机械臂级联装置安装工作,为后续实现“擎天巨臂”组合打下基础。

    接连两臂,完成“1+1=1”

    机械臂级联装置由双臂组合转接件和悬挂装置组成,是空间站机械臂实现组合动作的关键装备。其中,双臂组合转接件更是被空间站型号研制人员形象地比喻为“宇宙级机械臂转接头”。

    空间站机械臂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领域之一,融合了机、电、热、控制、光学等多个专业,这也更加凸显了双臂组合转接件的研制难度。

    随着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顺利推进,双臂组合转接件将帮助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机械臂完成转接,保证组合机械臂具备承载更大载荷进行大范围转移的能力。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机械臂飞控负责人高升介绍,空间站机械臂由核心舱机械臂(大臂)和“问天”实验舱机械臂(小臂)组成。

    按照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及建造阶段的任务规划,实验舱机械臂将随“问天”实验舱一起发射入轨,并将在太空中与核心舱机械臂完成“大小臂在轨组合”的操作,而实现组合的关键装置就是双臂组合转接件。

    由于长度为10米的核心舱机械臂和长度为5米的实验舱机械臂“体型”差异较大,因此端口设计也有较大差别。

    如何做好两个机械臂的对接,实现“1+1=1”的效果,完成适应性强、操作难度更大的任务,对研制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创新难题。

    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研制团队一次次开展方案论证、进行设计优化,将小小的“宇宙级机械臂转接头”从创意变成了“四两拨千斤”的科技神器。

    它不仅有助于完成两个机械臂的接口互连,更实现了两者间电气和信息互通,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安全打通两个机械臂之间的“任督二脉”。

    ……

    (根据中国新闻社报道编写)

    材料三:

    图1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喜报与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喜报

    图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喜报与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喜报

    图3 论坛上部分网友的跟帖留言

    (新浪网“军事”栏目)

    1. (1)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载人航天办公室建议用“神舟”为我国飞船命名,是因为“神舟”有“神奇的天河之舟”之意,又是“神州”的谐音,还预示着飞船的诞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B . 材料二的导语部分突出关键信息,具体写出了神舟十三号出舱的时间、人员,简要记录了出舱的过程和结果。 C . 神舟十三号宇航员出舱活动时,已经成功完成了空间站机械臂的组合任务。 D . 自发射之日起,神舟十三号宇航员将在空间站逗留六个月左右,预示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2. (2) 请根据材料二内容,简述空间站机械臂组合过程中“1+1=1”的具体含义。
    3. (3) 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时间为1967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时间为2021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间为1964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时间为2021年10月16日。各大媒体评价这是“航天人的浪漫”,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