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八下·卫辉期中)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要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音。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惊。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情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因,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附。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便还家

      论魏晋

      答之

      不知有汉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 (3) 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 . 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桃花源人的淳朴、热情。 C . “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想法。 D . “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4. (4)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