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东垣老人李君,讳.杲,字明之。其先世居真定,富于金财。大定初,校籍真定、河间, 户冠两路。君之幼也,异于群儿;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衢间众人以为欢洽处,足迹未尝到,盖天性然也。由乡豪接待国使,府尹闻其妙龄有守也,讽妓强之酒,不得辞,稍饮,遂大吐而出,其自爱如此。受《论语》《孟子》于王内翰从之,受《春秋》于冯内翰叔献。宅有隙地,建书院,延待儒士。或不给者,尽周之。泰和中,岁饥,民多流亡,君极力赈捄,全活者甚众。

        母王氏寝疾,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竟莫知为何证而毙。君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有愿曰:“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闻易水洁古老人张君元素医名天下,捐金帛诣之。学数年,尽得其方法。进.纳.得官,监济源税。彼中民感时行疫厉, 俗呼为大头天行。医工遍阅方书,无与对证者。出己见,妄下之,不效;复下之,比比至死。医不以为过,病家不以为非。君独恻然于心,废寝食,循流讨源,察标求本,制一方,与服之,乃效。特刻之于木,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时人多之。

        君初不以医为名人亦不知君之深于医也君避兵汴梁遂以医游公卿间其明效大验具载别书。壬.辰.北渡,寓东平,至甲辰还乡里。一日,谓友人周都运德父曰:“吾老,欲遗传后世, 艰其人奈何?”德父曰:“廉台罗天益谦父,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君欲传道,斯人其可也。”他日,偕往拜之。君一见曰:“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 谦父曰:“亦传道耳。”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君。学三年,嘉其久而不倦也,予之白金二十两,曰:“吾知汝活计甚难,恐汝动心,半途而止,可以此给妻子。”谦父力辞不受。君曰:“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细?汝勿复辞。”君所期者可知矣。临终,平日所著书检勘卷帙,以类相从,列于几前,嘱谦父曰:“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父,盖为天下后世, 慎勿湮没,推而行之。”行年七十有二,实辛亥二月二十五日也。君殁,迨今十有七年,谦父言犹在耳,念之益新。噫嘻!君之学,知所托矣。

    (选自《医史》卷五)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初不以医为名人/亦不知君之深于医也/君避兵汴梁/遂以医游/公卿间其明效大验/具载别书 B . 君初不以医为名/人亦不知君之深于医也/君避兵汴梁/遂以医游公卿间/其明效大验/具载别书 C . 君初不以医为名/人亦不知君之深于医也/君避兵汴梁/遂以医游公卿/间其明效大验/具载别书 D . 君初不以医为名人/亦不知君之深于医也/君避兵汴梁/遂以医游公卿/间其明效大验/具载别书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讳,我国历史上有避讳之俗,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避母亲贾敏的讳,碰到“敏”字,就读成“密”。 B . 《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一起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论语》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孟子》是以记事为主的叙事体散文。 C . 进纳,宋时称交纳钱粮买取官爵。进纳官是国家政治权力分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D . 壬辰,为干支之一,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天干地支用

      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文中为纪年。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明之家境富裕,他家的财产在真定和河间两路居于首位。他为人慷慨,周济儒生, 救济百姓,馈赠学生。 B . 李明之认为因为自己不懂医术而失去了母亲,所以决定跟随张元素学习医术。 C . 在济源县的时候,百姓广泛地患上了流行性传染病,李明之创制了一个方子,并且竭尽全力用钱粮进行救济,保全救活了很多人。 D . 罗谦父由周德父引荐,拜见李明之,李明之把所知医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还留下书籍让罗谦父流传下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

      ②特刻之于木,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时人多之。

    5. (5) 请结合文本,概括济源疫情得不到控制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