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韩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人也。母殷氏,高明有行。家贫窭,伯年数岁,至大寒,母方为作襦,令伯捉熨斗,而谓之曰:“且著襦,寻当作复裈。”伯曰:“不复须。”母问其故,对曰:“火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母甚异之。及长,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舅殷浩称之曰:“康伯能自标置,居然是出群之器。”颍川庾和名重一时,少所推服,常称伯及王坦之曰:“思理伦和,我敬韩康伯;志力强正,吾愧王文度。自此以还,吾皆百之矣。”举秀才 , 征佐著作郎,并不就。简文帝居 , 引为谈客,自司徒左西属转抚军掾、中书郎、散骑常侍、豫章太守,入为侍中。陈郡周勰为谢安主簿,居丧废礼,崇尚庄老,脱落名教。伯领中正,不通勰,议曰:“拜下之敬,犹违众从礼。情理之极,不宜以多比为通。”时人惮焉。识者谓伯可谓澄世所不能澄,而裁世所不能裁者矣,与夫容已顺众者,岂得同时而共称哉!王坦之又尝著《公谦论》,袁宏作论以难之。伯览而美其辞旨以为是非既辩谁与正之遂作辩谦以折中曰夫谦之为义存乎降己者也以高从卑以贤同鄙故谦名生焉孤寡不谷 , 人之所恶,而侯王以自称,降其贵者也。执御执射,众之所贱,而君子以自自,其贤者也。与夫山在地中之象,其致岂殊哉!舍此二者,而更求其义,虽南辕求冥,终莫近也。王生之谈,以至理无谦,近得之矣。转丹阳尹、吏部尚书、领军将军。既疾病,占候者云:“不宜此官。”朝廷改授太常 , 未拜,卒,时年四十九,即赠太常。

         (节选自《晋书·韩伯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伯览而美/其辞旨以为是非既辩/谁与正之/遂作辩谦/以折中曰/夫谦之为义/存乎降己者也/以高从卑/以贤同鄙/故谦名生焉/ B . 伯览而美其辞旨/以为是非既辩/谁与正之/遂作辩谦/以折中曰/夫谦之为义存乎/降己者也/以高从卑/以贤同鄙/故谦名生焉/ C . 伯览而美其辞旨/以为是非既辩/谁与正之/遂作辩谦/以折中曰/夫谦之为义/存乎降已者也/以高从卑/以贤同鄙/故谦名生焉/ D . 伯览而美/其辞旨以为是非既辩/谁与正之/遂作辩谦/以折中曰/夫谦之为义存乎/降己者也/以高从卑/以贤同鄙故/谦名生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秀才,原指优异之才,也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文中指考入府、县学的人。 B . 藩,是封建王朝分封的属地或属国,文中“居藩”指简文帝司马昱在藩期间。 C . 不谷,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周室衰落,诸侯霸主也僭用了,齐桓公就是一例,楚国僭越称王后也常用此称呼。 D . 太常,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伯家境贫寒,聪明懂事。因为家贫,母亲只能先做短袄;他说穿了短袄后下身也会暖和,没有必要再做夹裤,他的话让母亲惊异。 B . 韩伯颇有天资,受人赞美。舅舅殷浩称赞他是超群的人才;庾和认为他的思辨能力、道理公允都超过自己,是他唯一推崇的人。 C . 韩伯为人正直,有所坚守。他不与周勰交往,有识之人称他是澄清世人所不能澄清的,裁定世人所不能裁定的,远超依顺众人的人。 D . 韩伯处事公正,大有见地。王坦之曾作《公谦论》,袁宏写文章与之辩驳,他写《辩谦》进行评判:王坦之的议论,差不多是对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夫容己顺众者,岂得同时而共称哉!

      ②执御执射,众之所贱,而君子以自目,降其贤者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