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信阳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在桥边

    【德】海因里希·伯尔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

    但是他们的统计是不准确的。我很抱歉,但它是不准确的。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虽然我懂得,怎样唤起人们对我有诚实的印象。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的手中。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或更低的数字;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他们多么高兴啊!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然后,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算出,今天每分钟有多少人过桥,10年后将有多少人过桥。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失为止。所有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当她晚上又从冷饮店里走回来时(这其间我打听到,她在一家冷饮店里工作),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须数的嘴前走过时,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当不再看见她时,我才开始数起来。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该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我也就分外小心。我像发疯似地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那位主任统计员亲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边数,然后拿一小时的结果同我的统计数字相比较。我比他只少算了一个人。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我非常感激在对面数汽车的矿工。这直接关系到我的饭碗问题。

    主任统计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他说,“这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的百分比的零头。我将提议,调您去数马车。”

    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马车一天最多只有25辆,每半小时在脑中记一次数字。这简直是交了鸿运!

    数马车该多美!4点到8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

    (孙坤荣译)

    【注】①海因里希·伯尔,德国小说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桥边》是他创作于1949年的短篇小说,此时“二战”后的德国正在重建,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创伤依然在德意志民族心中隐隐作痛。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任统计员的检查”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部分,虽然很短,但由于前面的铺垫足够充分,所以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B . “新桥”这一物象,是德国战后重建的象征,对“新桥”通过的人员、车辆的统计,表现了一种十分不可靠、近乎痴妄和盲目的乐观。 C . 小说开篇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全文虽无一字提到战争,但反映出它带来的创伤还驻留于人们的生活,由此,全篇重心仍是“战争”。 D . 小说语言除了简练和不断妙用反讽之外,还有一种优美,尽管表现主人公的不幸处境,可是调子不低沉,从字里行间透出一股轻松感。
    2. (2) “过桥的姑娘”并没有正面出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但是她像一口池塘引入的一股活水,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3. (3) 曲折是小说情节运行的动力之一,小说情节的运行过程,常常是曲折的过程。《在桥边》的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就几经曲折,“我”内心的情绪也随之变化,造就了小说的节奏感。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