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2六下·竞赛) 阅读《闪光的戒指》一文,完成后面各题。

    闪光的戒指

    ①我的额头长了块灰色的印记,听人说用金子擦擦就能去掉。在我们顾庄,只有在县城当工人的天增家有金戒指,母亲就拉着我去求天增的媳妇李婶。

    ②李婶将戒指从手指上捋下来,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用戒指在我的印记上不停地擦着,嘴里还唱着:金子金子擦擦,印记印记搬家。直到印记处被擦得火烧火燎般地痛,母亲才将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和李婶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着。

    ③母亲回到家里还没做好午饭,李婶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说,大嫂,戒指还用不用?不用就还给我。母亲惊愕得瞪圆了双眼,端着面瓢的手也在不停地哆嗦着,颤着声说,我把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了,你没有看到?李婶涨红着脸说,沙发上没有戒指。母亲将面瓢放在案板上,向外跑去,李婶急忙跟了上去。

    ④母亲和李婶将沙发抬到院子里,将屋子角角落落找遍了,也没有见戒指的影子。母亲一屁股坐在地上,絮絮叨叨地说,我明明将戒指放在了沙发扶手上,它没长翅膀,不会飞走啊。是鸡叼了?是狗衔了?李婶冷冷地说,这戒指是天增在大桥商店买的,60块,我干一年农活也分不到60块。

    ⑤母亲是一步三挪回到家里的,母亲回到家里就将疲惫不堪的身子放到床上,破天荒地没做晚饭,夜里和父亲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夜。

    ⑥天刚蒙蒙亮,母亲和父亲起了床。在他们的苦苦哀求下,大队支书同意父母在窑厂帮着干活。

    ⑦放学后,我常常跑到窑厂看父母干活。母亲背着七八块砖或砖坯子,身子弯成一张弓。大冷天,砭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母亲脸上却狼藉着细密的汗珠。在1976年的冬天,我最不忍看的就是母亲洗手了。母亲粗糙的手背上疤痕累累,皴裂的大口子里凝结着暗红的血痂,母亲洗手时常痛得脸上冒汗。

    ⑧父母在窑厂忙活了一个冬天,终于凑够了60块钱。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嫂子,我知道你家困难,这钱留着过年吧。母亲笑着说,大妹子,我不跑到县城给你买戒指了,就麻烦天增兄弟买吧。

    ⑨还了李婶60块钱后,深受感动的李婶求着母亲和她拜了干姐妹。李婶搬家到县城时,她还将笨重破旧的沙发送给了我们。

    ⑩弹指间20年就过去了,我家也像全国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里新置了真皮沙发,李婶送的旧沙发只能当劈柴烧锅做饭了。揭开沙发坐垫,撕掉破破烂烂的绒布,我看到一枚戒指羞涩地畏缩在沙发角落里。

    ⑪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过来,双手捧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她又想起了隔着一段长长岁月的1976年的冬天。

    ⑫妻子夺过戒指,利索地戴在手上,一脸的兴奋,好大一枚戒指,值一两千块钱,我也戴上戒指了。母亲用双手捧着妻的手说,这戒指样式过时了,我给你买个新的。母亲说着就从妻子手上捋下戒指。家里才盖罢楼房,哪还有钱买戒指?妻的脸阴得能挤出水来。

    ⑬夜里,我早已经睡下了,母亲将我从床上唤起来,吞吞吐吐地说,李铮,我想和你商量件事。我不满地嘟哝道,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商量?母亲小心翼翼地说,是这样的,现在都实行火葬了,一个巴掌大的骨灰盒就能盛骨灰了,再用棺木盛骨灰盒不是浪费吗?我想把棺木卖掉。

    ⑭在母亲的坚持下,上好的棺木被人买走了。

    ⑮后来,我的70多岁的老母亲进了趟县城,她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

    ⑯母亲还兑现诺言,给她的儿妻买了枚闪光的戒指。

    1. (1) 选文记叙的顺序是
    2. (2) 仔细阅读选文,请将文章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借戒指 →→ 现戒指 →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目“闪光的戒指”表面是指金戒指的光泽闪闪发亮,实际上是指母亲身上具有的可贵的品质。 B . “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这句中“捧”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给李婶钱时动作的虔诚,表明母亲对手里的血汗钱格外珍重。 C . 第⑨段中“李婶搬家到县城时,她还将笨重破旧的沙发送给了我们”,为下文发现戒指埋下了伏笔。 D . 第⑮段中“她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是因为母亲始终不忘当年的痛苦经历,对李婶心怀强烈的不满之情。
    4. (4) 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句子中加点字的妙用。

      ①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过来,双手捧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

      ②母亲背着七八块砖或砖坯子,身子弯成一张弓。

    5. (5)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至少两点)
    6. (6) 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摘自阿累《一面》)

      链接材料与本文第③段画线句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并分别分析本文作者这样刻画人物形象的意图。

      相同点:

      本文作者这样写,充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