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
  • 1. (2022·衡阳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突出,致使农业生产广种薄收、单产较低。近50年来,我国对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淤地坝(图),即在沟道内筑坝、拦泥淤地,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但在不同阶段,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表)。

    表为不同时期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及主要措施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2000年至2010年

    2010年至今

    治理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

    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

    主要措施

    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

    植树种草、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骨干坝

    1. (1) 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黄土高原“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
    2. (2) 比较建坝淤地和植树种草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差异。
    3. (3) 结合材料,总结我国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