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和平模拟)
【第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慄斯、喔咿儒唲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屈原《楚辞·卜居》)
《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体忠贞之性而见嫉妒,念谗佞之臣承君顺非而蒙富贵,己执忠正而身放弃,心迷意惑,不知所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问神明,决之蓍鬼。上已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故曰卜居也。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卜居序》,有删节)
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故曰:“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又曰:“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善哉!屈子之言,其圣人之徒欤!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卜筮》,有删节)
-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危:使危险
B .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 谢:辞别
C . 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诚:实在
D . 屈原体忠贞之性而见嫉妒 见:被
-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 愿因先生决之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 . 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D . 其圣人之徒欤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
-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 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
B . 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
C . 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
D . 子之必孝/臣之必忠/此不待卜而可/知也其所/当为虽凶而不可避也
-
-
(4)
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了屈原所追求的高尚境界的一组是()
①诛锄草茅以力耕 ②游大人以成名 ③廉洁正直以自清 ④如脂如韦以洁楹
⑤与骐骥亢轭 ⑥与黄鹄比翼
A . ①⑤⑥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⑥
-
-
(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卜居》是《楚辞》中的经典。文章以屈原问卜开篇,以郑詹尹“释策而谢”的答语收结,中间以连珠式的问句贯穿,文思流畅,气势充沛。
B . 《卜居》中的屈原形象,经历了长久的流放,内心烦乱,和《离骚》中“虽九死其 未悔”的形象已完全相同。
C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里喻指当时的楚国不辨贤庸,人才闲置不用,庸人却身居高位。从中可见屈原对社会现状的悲愤与不满。
D . 古代诗文中,出现了一些与屈原对话的人物,比如《史记·屈原列传》中的渔父和《楚辞·卜居》中的太卜,他们都从侧面不同程度地衬托了屈原的坚贞与高洁。
-
-
(6)
【第II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②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
-
-
(7)
【第II卷】屈原借占卜以寻求人生方向,王逸和顾炎武对这一行为有什么不同评价,请简要说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