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长寿期末) 文言文阅读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

    哲宗立,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初,神宗以夏国内乱,用兵攻讨,乃于熙河增兰州,于延安增安疆、米脂等五寨。二年,夏遣使贺登位,使还,未出境,又遣使入境。朝廷知其有请兰州、五寨地意,大臣议弃守未决。辙言曰:“顷者西人虽至,疆埸之事,初不自言。度其狡心,盖知朝廷厌兵,确然不请,欲使此议发自朝廷,得以为重。朝廷深觉其意,忍而不予,情得势穷,始来请命,一失此机,必为后悔。彼若点集兵马屯聚境上许之则畏兵而予不复为恩不予则边衅一开祸难无已。间不容发,正在此时,不可失也。况今日之事,主上妙年,母后听断,将帅吏士,恩情未接,兵交之日,谁使效命?若其羽书沓至,胜负纷然,临机决断,谁任其责?”于是朝廷许还五寨,夏人遂服。迁起居郎、中书舍人。

    朝廷以吏部元丰所定吏额,比旧额数倍,命辙量事裁减。辙乃白宰执,请据实立额,俟吏之年满转出,或事故死亡者勿补,及额而止。不过十年,羡额当尽。功虽稍缓,而见吏知非身患,不复怨矣。吕大防命诸司吏任永寿与省吏数人典之,遂背辙议以立额,日裁损吏员,复以好恶改易诸局次。永寿复以赃刺配 , 大防略依辙议行之。

    徽宗即位,徙永州、岳州,已而复太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崇宁中,蔡京当国,又降朝请大夫,罢祠 , 居许州,再复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号颍滨遗老,自作传万余言,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政和二年,卒,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淳熙中,谥文定。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选自《宋史·苏辙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彼若点集兵马/屯聚境上/许之则畏兵而予/不复为恩/不予则边衅一开/祸难无已 B . 彼若点集/兵马屯聚境上/许之则畏兵/而予不复恩/不予则边衅一开/祸难无已 C . 彼若点集兵马/屯聚境上/许之则畏兵/而予不复为恩/不予则边衅一开/祸难无已 D . 彼若点集/兵马屯聚境上/许之则畏兵而予/不复为恩/不予则边衅一开/祸难无已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制举,宋代又称特科,经大臣引荐由皇帝直接主持考试,主要为选拔特殊人才而设。 B . 刺配:古代刑罚,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配边远地方。《水浒传》多次提及此刑罚。 C . 罢祠:祠,指祠禄官,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罢祠”就是免去祠禄官一职的意思。 D . 致仕:古代官吏交还官职告老退休,“解官”“下车”“乞骸骨”等与之意义相近。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祐二年,西夏派遣使者来宋,表面上恭贺神宗登基,实质上想要请求安疆等五座营寨归属他们。 B . 为改善人浮于事的现象,朝廷命令苏辙依据各机构的具体情况裁减多余吏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C . 苏辙晚年境况颇为失意,近十年的时间内,居住在许州自建的房屋内,每天沉默独坐,直至逝世。 D . 苏辙在为人方面低调内敛,在写作方面文风鲜明,颇具特征,有些佳作可以与苏轼的作品比肩。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度其狡心,盖知朝廷厌兵,确然不请,欲使此议发自朝廷,得以为重。

      ②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5. (5) 结合本文,概括朝廷授予苏辙谥号“文定”的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