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八下·广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母语日由来】

    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 。1952年,当孟加拉还属于巴基斯坦时,民众为争取把孟加拉语列为官方语言之一进行示威。2月21日当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开枪,有五名示威者被杀。孟加拉独立后,为这几位“语言烈士”建立纪念碑。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般性大会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

    【世界语言种类】

    世界最畅销书籍之一的《圣经》的外语译本截止1997年就达2197种,《圣经》至少证明世界语言种类应多于2197种。

    世界部分地区语言种类统计表

    地区

    亚洲

    非洲

    太平洋诸岛

    美洲

    欧洲

    语言种类

    2197

    2058

    1311

    1013

    230

    世界上现存语言大约有6000多种,现状大多不容乐观。语言种类分布不均,比如法国人口六千万左右,所用语言16种,而瓦努阿图人口仅是法国的0.3%,所用语言种类却是前者的63倍。语言使用者数量不均衡,多如汉语普通话使用者近9亿,少如俄罗斯一种叫他法的方言,不足百人。

    宾西法尼亚斯沃斯摩尔学院的大卫﹒哈瑞森和德国迈克斯﹒普兰克研究院的克兰克﹒安德森的最新调查发现,世界语言的数量瞬息万变,确切的数字只能描述为“比上个月少”。有专家测算,今天人类语言种类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动物濒临灭绝速度的两倍,是鸟类濒临灭绝速度的四倍。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

    【教养基本功】

    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双母语模式】

    《2.21国际母语日:倡导母语教育,保障母语权利》一文中指出,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

    中国学者大力倡导“双母语”模式,“双母语”模式有利于方言、民族共同语与国家通用语的并存;“双母语”模式有助于个体消除母语认同焦虑,在内心深处解决语言声望的心理问题。这为全球化时代母语平等权的实现,为多语环境下母语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助于中国丰富语言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珍视方言,同样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呵护。

    【专家观点】

    于漪女士: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

    李宇明教授:中国向来以“和”为贵,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是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维护语言多样性,保护各族人民的母语权力,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

    曹志耘教授:语言保护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在严峻的现实形势下,语言保护更近似于语言抢救,需要我们争分夺秒、众志成城。

    周海中教授: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危民族语言;保护民族语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以上资料来源:互联网,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倡导“双母语”模式的作用的表述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 . 倡导“双母语”模式,利于方言、民族共同语与国家通用语中的任意两种同时存在。 B . 倡导“双母语”模式,利于解决个体语言声望心理问题,有助于消除母语认同焦虑。 C . 倡导“双母语”模式,利于母语平等权的实现,为多语环境下母语教育开展提供了依据。 D . 倡导“双母语”模式,利于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语言资源,呵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
    2. (2)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漪女士认为,母语教育不仅是识字、背词、做练习、写文章的数量多,更是民族文化、精神、情结的教育。 B . 李宇明教授认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以和为贵,保护各族人民的母语权力,是新世纪和谐语言生活的内容。 C . 曹志耘教授认为,在严峻的现实形势下,语言保护是语言抢救,需要争分夺秒、众志成城,就是和时间赛跑。 D . 周海中教授认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和保护濒危民族语言,利于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使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3. (3)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结合这段语言和材料中的【教养基本功】部分,谈一谈如何避免“教养的缺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