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茉莉花》,太空飞行也浪漫
秦海波
①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拨动古筝的琴弦,在中国空间站演奏了一曲《茉莉花》,让我们感受了跨越时空的东方意蕴,也让我们看到了原来在太空中也能像在地面一样弹奏乐器,聆听美妙的音乐。
②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音乐不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也是航天员心理调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航天员在轨顺利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
③人类六十多年的载人航天实践表明 , 飞行环境中的失重、噪声、振动、空间狭小限制和社会隔离,以及缺乏隐私性和乘员心理异质性等因素均会对航天员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影响。人在被隔离状态下执行长期任务时,会有以下三个阶段的表现:第一阶段,以焦虑情绪的增加为标志;第二阶段,单调的工作环境和厌倦的情绪导致抑郁反应增加;第三阶段,在整个任务时间段的3/4处,航天员由于工作负荷低,长期远离家人和朋友,对噪音敏感性提高,产生重大心理变化的概率高。
④在长期载人飞行任务中,音乐放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欣赏音乐、演奏乐器既可以丰富航天员的在轨业余休闲生活,听觉刺激和声波的振动还可以促使航天员放松心情,消除孤独、焦虑症状,同时恰当的音乐也会缓解长期慢性应激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改善航天员的情绪;乘员间的协同演奏还会促进彼此的心理融合,缓解和消除人际冲突,提高乘组的凝聚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⑤此外,由于航天员平时在紧张的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左脑,而乐器演奏可以减轻左脑的负担,预防和治疗因过度用脑导致的身心疾病,从而达到生理平衡。因此,在航天员心理支持物品中,乐器是标准配置物品。例如,在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携带了古筝等独具中国特色的乐器,让浩渺宇宙中传来《茉莉花》的“天籁之音”。
⑥除了在轨飞行,音乐还被应用于地面航天员的心理放松训练中。一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和钢琴曲、虫鸣鸟叫、风吹树叶等源于自然的声音常常被选为放松训练的背景音乐。在超重耐力训练中,在急性应激压力下,参训者容易出现紧张情绪,影响呼吸对抗动作的发挥。通过音乐放松,可以显著缓解参训者的身体和心理疲劳,降低参训者的心率,提升皮肤温度,心率变异性等自主神经功能指标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⑦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航天员在轨时间将越来越长。我国空间站建造完成后,将实施长期在轨驻留常态化,航天员将面临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为此,在航天员在轨飞行及地面日常工作中,发挥音乐对心理调节的功效,对于调整航天员身心健康,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通过更多的主动参与式音乐疗法,如太空和地面互动的合唱、对唱或即兴演奏等活动,不但能更好地缓解航天员的孤独感和焦虑感等负面情绪,更能调动航天员的自主创造性和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一个更为和谐的太空工作环境。
(《音乐治疗在我国载人航天中的应用展望》有删改)
人类六十多年的载人航天实践表明 , 飞行环境中的失重、噪声、振动、空间狭小限制和社会隔离,以及缺乏隐私性和乘员心理异质性等因素均会对航天员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影响。
例如,在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携带了古筝等独具中国特色的乐器,让浩渺宇宙中传来《茉莉花》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