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1·昭通模拟) 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自然缺失症”离你有多远

    材料一:“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由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材料二:《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小时的孩子达到48.5%。厦门学生张欣窈研究的课题《“自然缺失症”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课题研究调查中曾问孩子:“如果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你到哪里完成这项作业?”88%的同学回答“上网找”。眼下,孩子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看似变得“聪明”,但这只是一些“成品知识”。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遭到了极大削弱。

    材料三:“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更是给了孩子更多留在室内的“理由”。缺乏在自然中的学习、探索和体验,不仅可能带来孩子的智力、体质上的缺陷,还可能让孩子变得孤独、焦躁,对自然缺乏尊重。

    材料四:据《新闻晚报》报道,不少人开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自然缺失症”这一现象。一些环保、教育专业人士和家长集体发出倡议:家庭和学校共同保证每个孩子每天能有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家长不要因为省事,把孩子过度暴露在电子产品前,接触电子产品平均每天不宜超过1小时;节假日,请家长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和自然地域游览体验……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还建议学校开设户外课程,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教育学者陈建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虽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赞赏,但他却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他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潜能。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大自然的力量。在学习抽象知识之前,首先要让孩子的潜力和天性,在自然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

    1. (1) 从材料一中,你知道了“自然缺失症”是指
    2. (2) 材料二提到的两项调查研究,在说明问题时,主要采用了同一种说明方法,是说明了
    3. (3) “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遭到了极大的削弱。”这里的“成品”指(    )。
      A . 加工好的产品 B . 别人的劳动成果 C . 网络上现成的结论 D . 观察大自然得到的知识
    4. (4) 材料三画横线的句子中,两个“可能”为什么不能去掉?
    5. (5) 这组阅读材料的主要目的是(    )。
      A . 告诉孩子要远离电视、电脑、手机 B . 呼吁社会关注“自然缺失症”这一现象 C . 告诉家长“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 D . 告诉我们“自然缺失症”离你有多远
    6. (6) 根据以上材料获得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魏来是一名8岁男孩,父亲在昆明工作。一年前,魏来被父亲从昭通农村的老家接到昆明城区。为了让儿子适应城市生活,父亲给魏来报了培训班,其余时间就让他在家看电视,户外活动很少。慢慢地,儿子的变化让父亲不知所措。他在家不爱说话,常常无缘无故冲父亲发脾气。魏先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决定带儿子去昆明最好的医院内科看看。

      ①魏先生决定带儿子去医院内科看看,你认同这种做法吗?请结合以上材料说明理由。

      ②请结合以上材料给魏先生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