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嘉兴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题:

    材料一   1962年下村修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时候从某种发光水母中分离出绿色荧光蛋白(GFP),GFP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

    材料二   1992年科学家克隆出了GFP基因,随后马丁·沙尔菲成功地让GFP基因在大肠杆菌和线虫中表达。之后,会发光的鼠、猪、猫、兔、蝌蚪、鱼也相继问世。下图是转基因绿色荧光鼠的培育过程。

    材料三   钱永健通过改造GFP基因,相继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BFP)和黄色荧光蛋白(YFP)。

    1. (1) 若将GFP基因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被激发出绿色荧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构建的“融合基因”无需与其它DNA片段相连,可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B . 基因表达载体的制备需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 . 导入受体细胞内的“融合基因”可视为一个独立的遗传单位 D . 利用该技术可以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2. (2) 下列关于转基因绿色荧光鼠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表达载体应具有复制能力和表达能力 B . 受体细胞应具有良好的全能性表达能力 C . 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由于含有高温下易失活的有机成分,无需灭菌 D . 代孕母鼠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状况应健康,必要时还需对其作同期发情处理
    3. (3) 钱永健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BFP)、黄色荧光蛋白(YFP),这种技术称蛋白质工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结构,使之符合人类需要 B . 由于其操作对象是蛋白质,因此无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 . 实质是通过改变氨基酸的空间结构从而改造蛋白质的功能 D . 核心操作是对DNA上的基因进行增添、替换、删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