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2·金坛) 阅读《话“扇”》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话“扇"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此乃民间广为流传的谜语,谜底显而易见。

    扇子起源于中国,(    )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因其便携牢靠,故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从古至今,扇子的样式可谓千奇百怪,有波折式,和尚头、蝗埠腿、鱼尾等不胜枚举,深受中外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我们的祖先先后用羽毛、竹篾、绢纱制作扇面,随着造纸业的发展,后来又用纸来糊制扇面。1975年,在江苏省金坛县茅麓公社发掘了一座南宋太学生周璃的墓,出土了一把雕漆活柄纸团扇。这把扇的制作极为精巧,它以细木杆为轴,用细如鬃毛的竹篾丝做扇面的骨脉,再糊上纸做成扇面,扇柄以脱脂法用黑红两色施以髹饰,多至10多层,厚达2至3厘米,然后镂空剔透成对称的三组双云头如意纹,整个雕漆柄和上端的木杆不相连接,扇风时扇面中间的木杆可以在雕漆套柄中旋转而不会脱落。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小小的扇子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

    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令人冥思。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

    在历史的长廊中与人的情感、生活息息相关的扇子,和风筝、茶、书画等物品一样,有着鲜明的中国印记,小小的扇子,蕴藏着深厚的东方文化的精髓,正应了那句“一粒沙里看世界”的哲语。

    1. (1) 照样子画出后半句的朗读节奏。

      有风/不动1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2. (2) 短文第②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第③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3. (3) “扇子起源于中国,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原文(    )处填的是“约摸”,可以读出语言的;若换成“至少”可以读出扇子的
    4. (4) 文学作品中很多人物也与扇子有着解不开的缘。《三国演义》中的执羽扇巧借东风:《西游记》中的驾祥云三借芭蕉扇;《》中的晴雯用撕扇挥洒她的真性情。
    5. (5) 杭理短文中有关“麻”的信息,概括成一段话,形成“扇”的简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