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安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自2000年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2019 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 6%。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典型的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从生育政策、开发老龄资源、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等维度全面阐述了我国应对老龄化的战略方向。

    (摘编自《把握趋势,高质量完成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光明网”2020年11月10日)

    材料二:

    (摘自《老龄化研究报告》)

    材料三:

    目前,全社会对老龄群体的认知和定位偏于狭隘,局限于“老有所养”“安享晚年”,而对“老有所为”认识不足。社会认知通常把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定位为求助性的、依赖性的、不具备生产力的社会边缘化群体,把尊老、敬老、助老,简单地等同于富足的经济保障、周全的养老服务和完备的医疗保障,而忽略了具有知识、经验和技能积累的老年人口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和财富,忽视了老年人群,特别是低龄健康老年人, 对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意愿和需求。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正是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力举措。目前的老年教育机构以各地的老年大学为主体,仅仅服务老干部群体就已经捉襟见肘,根本不能覆盖整个老龄群体,无法满足未来老年教育的巨大需求。另外,老年大学教学内容单一,偏重于发展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以健康保健、文化素养等内容为主,缺乏针对就业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能满足老年人适应时代发展、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

    (摘编自朱永新《发展老年教育是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重要路径》)

    材料四: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将“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庞诗表示,从短期来看,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有一部分岗位会对年轻人就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但影响有限。因老年人与年轻人在教育水平、知识结构、技能技术等方面差异大,在就业领域呈现出不同的就业结构分布。老年人更集中于传统行业,年轻人更青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和新兴服务行业。从长期来看,延迟退休会产生收入效应。当延迟退休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它的挤出效应时,反而可能对年轻人就业产生正向影响。庞诗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领下的就业岗位会大量涌现,为年轻人带来广阔的就业空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童玉芬援引研究数据表示,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实现健康老龄化。一方面,依然在工作的老年人身心健康比退休的或者没有工作的老年人要好。另一方面,老年人就业有利于缓解老年人支出压力,减少或者杜绝老年贫困。童玉芬提到,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比较低,从社会角度来说,这有利于更多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和创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扩大劳动力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忠提到,合理开发利用老龄人力资源,一定程度可以缓解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的问题。另外,一些老年人通过继续工作增加收入,可以促进社会消费,发展“银发经济”。

    当前,国家对有专业技能的老年人,如退休医生、会计、律师、教师等的人力资源开发较好。教育文化水平较低、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

    (摘编自廖灿亮《金台论策:加大正向激励 促进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人民网”2021年12月16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总体上持续上涨,至2021年占比已超过14%。 B . 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要明显高于1990一2000 、2000- 2010 两个时期,但至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依然低于不少发达国家。 C . 我国老龄人口占比尚未达到峰值,在国际上排名也并不靠前,当下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并非急需。 D . 因为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教育、知识等方面差异大,就业结构分布不同,所以无须太过于担心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影响年轻人就业。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具有较强依赖性、不具备生产力的社会边缘化群体,社会应在经济保障、养老服务等多方面为其提供帮助。 B . 专家认为,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在短期内会对年轻人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但是长期来看却无疑会对年轻人就业产生正向影响。 C . 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缓解自身经济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社会资金,优化资金分配。 D . 合理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是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与发展“银发"经济的根本途径,应在全社会广泛提倡推广。
    3. (3) 作为当代青年,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的现状,请你结合材料就如何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提出合理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