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青山模拟) 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班级拟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 (1) 【诗词曲∙品韵律】诵读了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后,小文同学想再以元代宋方壶的《山坡羊·道情》考考大家。依据元曲押韵的特点,你认为填在下面横线处最恰当语句的一项是(   )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_________,_________。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A . 意悠扬,气轩昂 B . 一茅斋,野花开 C . 事间关,景阑珊 D . 越山高,楚天遥
    2. (2) 【诗词曲∙共赏析】下面是全班同学对《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全诗以行踪为线索,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B . 颔联选取“征蓬”与“归雁”、“出汉塞”与“入胡天”两两对比强烈的意象,并以“鹏”“雁”自比,表达了诗人孤寂飘零之情。 C . 颈联把孤寂情绪与广阔景象巧妙融合,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被王国维称赞为“千古壮观”。 D . 尾联与首联呼应,暗用“燕然山”的典故,暗示战事频繁,表现了边塞战争胜利,边塞将士轻松的战斗生活,又符合诗人出使劳军的目的。
    3. (3) 【诗词曲∙充电站】小语同学在默写“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时,总是把“燕”错写成“雁”,为此她很苦恼。请你根据下面的小知识,给出她正确书写这个字的理由。

      小知识: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于人家的屋内或屋檐下。在古诗词中,“燕”特别受人青睐,这一形象的意蕴也颇为丰富:或惜春悲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