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虫原产于墨西哥,寄生在仙人掌类植物上。成熟的雌虫体内含有大量洋红酸,可制作红色染料。西班牙人到达“新大陆”后,把这种丰富、纯正的红色染料带回欧洲,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开发,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促使胭脂虫成为颇受青睐的生物资源。19世纪末,在当时西班牙所属的加那利群岛,胭脂虫养殖达到年产几千吨的规模。后来,随着价格低廉、色彩鲜艳的人工合成染料的发明和推广,胭脂虫红被迫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工合成染料有一定的副作用,而胭脂虫红却没有任何安全问题,还可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市场对胭脂虫红的需求又逐渐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