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九下·绵竹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ト,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进行贸易。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体现了当时我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归纳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的共同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3. (3)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