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涪城期末) 文学类文本阅读炖马靴迟子建

    故事发生在 1938 还是 1939 年,寒冬腊月,祭灶的日子,父亲说,他们抗联部队的一个支队, 清晨从四道岭小黑山的密营出发,踏雪而行,袭击了位于中苏边界的一个日军守备队。

    父亲说头道岭有这样一条母狼,它双眼瞎。父亲是火头军①,他可怜瞎眼狼,做了几个鼠夹子,将拍死的老鼠扔给它。

    这条狼有年正月,突然消失了!大家还担心,它是不是被老虎或狗熊给吃了?父亲说瞎眼狼失踪三个月后,他和战友为前方的大部队运粮,在二道岭遇见它,它居然大了肚子,怀了崽了!它的爪子在林地上,留下的印痕明显比过去深了,而它的毛色,也比过去光鲜了!

    后来,又有两三年不见它,大家还念叨,它生了几仔?养活得了小狼吗?因为一直没见它来找他们。父亲会在队伍偶尔开荤时,将吃剩的骨头,扔在附近的山洞。

    我觉得父亲无数次唠叨的这个故事,没啥新奇,无非是他们那次行动最后失败,他单枪匹马撤退,被一个敌人,不懈追击而已。

    但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尽管父亲每次讲述时,语气是平静的,但总能在我心底搅起波澜。我对后半程的故事永不厌倦,就像对一首喜欢的乐曲,不管循环播放多少次,依然爱听。

    雪没停,父亲选择了靠近河谷的一片灌木丛停了下来。

    可是当敌人踩着父亲趟出的脚印,趔趔趄趄靠近他时,既没做出战斗的姿态,也没举手投降, 而是一头栽倒在雪地上。父亲先缴了他的枪。见他气息奄奄,挺不了多久了,再说狼嚎声越来越近, 父亲准备赶紧点火。父亲听出有两条狼在叫,其中一条就是他熟悉的瞎眼狼。

    父亲说那夜的篝火太美了,将它周围飘舞的雪花,映照得像一群金翅的蝴蝶!他看着飞旋在铁锅上空的雪花,心想它们要是化成小年的饺子,该有多好啊。父亲饿得慌,狼也饿得慌。

    敌人挣扎了最后一程,凌晨两三点钟死了,他只在军服的口袋里搜出两样东西,一个是方蓝格子手帕,另一个是长方形金属外壳的镜盒。打开一看,里面竟夹着一张二寸的黑白相片。父亲凑近篝火一看,那是个穿着印花和服的姑娘,她额头很宽,鼻子小巧,微微垂头,浅浅笑着,满眼都是甜蜜。这掩藏在镜盒里的姑娘的相片,令父亲有看见原野小花的感觉。

    父亲说敌人的马靴是上好的牛皮做的,靴帮靠近脚腕处,有一圈韭菜叶宽的装饰带。父亲将这两只靴子从敌人脚上拔下来,靠近篝火,用钢刀切割靴子,靴筒很温乎,父亲说摸到热气时,他心里哆嗦一下,望了一眼敌人,他死时眼睛没闭上,父亲停下手,将敌人的那块蓝格子手帕掏出来, 走过去蒙在他脸上,父亲每每讲到这个细节,我总要问,你是怕他看见你吃他的马靴吧?父亲的回答总是,一个死了的人,唉,他就是没闭上眼的话,哪能真瞅见呢。他并不解释给他蒙面的具体原因。

    父亲割掉靴底,划开靴帮,燎猪毛似的,将靴筒绒毛在火上处理掉,再用刀子,将它一遍遍地刮着,除掉绒毛烧后留下的灰烬,再尽力刮掉所染的颜色,让牛皮尽量恢复本色。他数了数,一双马靴,经他分解后,得了大大小小的牛皮,一共十块。他将它们放进雪堆,一遍遍揉搓,使它们更为清洁,然后加柴调旺篝火,往铁锅续了雪,使融化的水更多,把马靴皮下到锅里,又折了几簇樟子松苍绿的松枝,作为提香除秽的调料,投进锅里,开始炖马靴了。

    父亲说火旺,锅很快就烧开了,父亲不停地往锅里添雪。马靴的味道渐渐散发出来,初始是糊味,跟着是膻味,半小时后,牛皮仿佛被熬煮得苏醒了,淡淡的香气出来了,狼闻到肉皮的味道, 嗥叫不休。

    父亲用桦树枝条做筷子,捞出最大那块马靴皮,用刀切下一小块,填进嘴里,牛皮炖得时间不长,极其难嚼,父亲努力吃了半块,将余下的一分为二,撒给盘踞在灌木丛的狼,我问他食物如此短缺,为啥还要喂狼?他说可能是习惯吧,毕竟瞎眼狼在那里。

    父亲说久留于他来讲,危险太大了,他准备出发,父亲将敌人的帽子取下,扣在自己头上,将篝火调得旺旺的,出发了。

    我一再问过父亲,你都要开拔了,还点篝火做什么?父亲给出的答案总是模棱两可的。有时他说:“我缴了他的枪,还吃了他的马靴,不然就得饿死啊”,有时他说:“我战友的尸骨还不知埋在哪里呢”,有时他说:“那晚上没月亮,生火能照亮一段路啊”,最接近答案真相的一次,他说: “唉,让他和那个姑娘的相片一起化成灰,他做鬼也值了吧。”

    父亲说他根据西北风来判断方向,结果他走了一两里路后,风竟然休克了,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路标,又不知所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他听见了背后有走兽的声音,回身一望,距他五米多远,有那两条狼,有一条就是瞎眼狼!

    后来的故事,我差不多都能背诵了,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引路, 把父亲领出迷途。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了一个村庄。

    (有删改)

    【注】火头军,指军队中的伙夫。

    1. (1) 下列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多次出现的“雪”,既展现了东北的典型环境,也使父亲饥饿、迷路等内容合情合理。 B . 小说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对小人物的经历进行挖掘,充满人道主义的温情。 C . 有关“狼”的内容,既表现了父亲善良的本性,又增添了传奇色彩,颇具匠心。 D . 父亲切下了一小块牛皮,只吃了半块,是因为食物短缺,他要节省下来应对接下来可能的生存困难。
    2. (2) 针对“我”对“点篝火”的疑问,父亲的回答体现了哪些心理?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3. (3) 在“父亲”讲述故事时,小说不时将“我”穿插其中。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