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城市规划历史悠久。在《周礼・考工记》中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左传・隐公元年》孔疏:“王城九里,公城方七里,候城方五里,爵城方二里。”《管子》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下,必于广川之上。高费近早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摘编自尹家琦等《西周时期城市规划理念探讨》
材料二: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 |
全国人口总数(万) |
城市人口数(万) |
城市化指数(%) |
1820年 |
37377 |
2350 |
6.3 |
1840年 |
4281 |
2668 |
6.5 |
1893年 |
33677 |
2668 |
7.9 |
1920年 |
44377 |
4700 |
10.6 |
1936年 |
46136 |
5263 |
11.4 |
1949年 |
54167 |
5765 |
10.6 |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材料三: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新“济贫法”首次强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1855年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