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温州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材料二: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______,______。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三: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1.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填写在文中“□”上的汉字字形、以及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寺的钟声。

      ②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A . ①“柘”读作zhè②方框中应填“蕴”③“适”:享有 B . ①“柘”读作zhè②方框中应填“韵”③“适”:合适 C . ①“柘”读作zhé②方框中应填“蕴”③“适”:合适 D . ①“柘”读作zhé②方框中应填“韵”③“适”:享有
    2. (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落叶或坦然安卧或飘摇歌舞,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B .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微苦而熨帖的味道。 C .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D . 落叶或坦然安卧或飘摇歌舞,满园中播散着微苦而熨帖的味道。
    3. (3) 对下列句子的表现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 . (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 .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对偶比喻) D .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比拟人)
    4.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呈现的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谁能否认朱先生的散文不能在平淡中传递真挚的感情呢? B . 认真感受北国的秋,关系到能否体验出那种特别的清,特别的静,特别的悲凉。 C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都是荷叶荷花与荷香,浸润着作者的内心,令他遐想不已。 D . 小华同学登上泰山,连续发布朋友圈晒美景,引来好友的围观并得到他们的点赞。
    5. (5) 对材料三文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写作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 . “客人”因见月出东山的景象,并看到这里的地理形势,从而联想到曹操的诗句和业绩,生出积极入世的念头。 C . “客人”又联想到主客双方的现实处境,深感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思想颇为消沉。 D . 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6. (6) 请结合三篇选文,谈谈自然景物对作者有怎样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