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雅安期末)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内容重点是“双减”:一是减少校内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此次“双减”新政,国家层面透露的风向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重拳、出实策,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

    事实上,此次“双减”新政发出了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强烈信号:教育改革不再是小修小补的局部性改革,而是具有政策组合拳攻势的系统性改革。此次“双减”新政及其系列政策的出台,事实上就是一种高度观照到影响教育的外部要素的思维,是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典型,颇有深化教育改革再发力之意味。

    (摘编自陈先哲《“双减”:中国教育改革新起点》)

    材料二

    长久以来,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介绍《意见》出台的背景和过程时谈到了这一问题。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分析认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期间教育领域的战略任务。

    钟秉林进一步阐释,落实“双减”工作,针对现实问题,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为了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避免短视化、应试化的教育,将属于家庭、社会、同伴乃至闲暇的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兴趣和特长发挥,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从“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教育方式转向“创新”“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从宏观层面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一众教育学者对“双减”政策的共识。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志勇认为,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张志勇表示,首先,实施“双减”政策,是对教育事业公益性的坚守,制止逐利性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公平;其次,“双减”也是对教育理念的纠偏,促使中小学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严重干扰;同时,“双减”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再认识,倡导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使教育观念回归科学。

    (摘编自张宇轩《双减政策深化教育改革》)

    材料三

    今年开学以来,多地深化教师轮岗制度,并在轮岗人数、范围、时间上提出明确要求,受到舆论关注。

    轮岗背后,是“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需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用更高质量的教育供给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应该成为学校“双减”工作重点。为此,学校应尽力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专家提出,双减离不开教师的担当与能力提升。为此,应完善学校内的绩效评价,完善校内学生成长服务体系,严密校内教育责任链,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摘编自人民网《“双减”带来哪些变化》)

    材料四

    南师附小的课后服务分成3个时间段,A时段自主完成作业,B时段社团活动,C时段爱心托管。其中B时段包括运动类、科技类、艺术类、棋类、魔术等十几个项目,分为普适性课程、进阶性课程以及周五兴趣课程。在普适性的项目课程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进阶性精品课程,比如足球、篮球、合唱、器乐,一个星期有两次活动。

    南京中央路小学是南京市最早实施弹性离校的学校之一。9月22日下午3点半后,课后服务的载体——“小秧苗驿站”也正式启动。学校的课程结束后,在操场上,武术社团的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要领。音乐教室内,5名学生端坐着抱着小号,听着老师的号令,进行演奏前的基础练习。校长陆文琦说,课后服务融入“小秧苗驿站”,开设了版画、泥塑、小号、武术等活动。

    (摘编自杨频萍《江苏南京中小学“双减”课后服务全面开启》)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具有政策组合拳攻势的系统性改革,是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典型。 B . “十四五”期间学校教育的主要战略任务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C .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认为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 D .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学校应该把高质量的教育供给作为“双减”工作的重点。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双减”不再是小修小补的局部性改革,而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新起点,是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标志。 B . 长久以来,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 C . 落实“双减”工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 D . 南师附小的课后服务中的社团活动分为普适性课程、进阶性课程以及周五兴趣课程。在普适性的项目课程中,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进阶性精品课程。
    3. (3)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双减”政策落地带来的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