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八上·青白江期末) 中国抗日战争历时14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寧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曲《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三  下面两位人物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1李宗仁图2彭德怀

    材料四  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材料五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心都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歌词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人们背井离乡、有家难归的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3. (3)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抗战期间由他们指挥的、并取得辉煌战果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4. (4) 材料四中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5. (5)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抗日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任答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