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2·江苏模拟)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1. (1) 【实验回顾】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氢气。

      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的原因是
    3.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判断依据是
    4. (4) 【发现问题】小路同学为验证上述“判断依据”,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实验过程中偶然将两种金属触碰(如图乙),发现铜片表面产生了气泡。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仍是氢气。

      【提出问题】图乙中哪种金属参与了反应?该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进行实验】在老师指导下,小路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另取纯锌片和纯铜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如图丙),观察现象;

      步骤2:用导线将纯锌片和纯铜片连接,并在两金属片之间串联一个电流表(如图丁),观察现象。

      步骤1观察到的现象是

    5. (5) 步骤2中,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可推知该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6. (6) 【分析解释】图戊为步骤2的微观原理示意图(提示:图中的e-表示电子)。

      氢气是由(填“锌片”或“铜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

    7. (7) 请根据图示,从微观角度描述在铜片表面产生氢气的过程
    8. (8) 【反思拓展】

      若按图进行实验,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则石墨碳棒上(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9. (9) 若将图中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流表指针也发生偏转。则(填“锌片”或“石墨碳棒”)上会出现红色固体。
    10. (10) 【延伸应用】一般情况下,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造船工业为了避免轮船的钢铁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镶嵌的金属是____(填字母)。
      A . 银块 B . 铜块 C . 锡块 D . 锌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