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 文言文阅读

    雍熙元年六月,诏求直言。知睦州田锡上疏言:“时久升平,天下混一,故左取右奉,致陛下以功业自多。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又言:“宰相若贤,当信而用之;非贤,当择而任之。奈何置之为具臣而疑之若众人也!”帝韪其论。帝尝语侍臣曰:“朕何如唐太宗?”参知政事李昉微诵白居易《七德舞》词曰:“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帝闻之遽起曰:“朕不及,朕不及,卿言警朕矣!”二年秋七月,诏诸道转运使及长吏,乘丰储廪,以防水旱。淳化元年十二月,帝谓宰相曰:“治国之道,宽猛得中,宽则政令不成,猛则民无所措手足。”赵昌言曰:“今朝廷无事,边境宁谧,正当行好事之时。”上喜曰:“朕终日与卿等论此事,何忧天下不治!苟天下亲民之官皆存此心,则刑清讼息矣!”二年,帝以旱蝗,召近臣问以得失,众以天数对。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真学志拜枢密副使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帝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八月己卵,置审刑院。帝虑大理、刑部吏舞文深刻,乃置审刑院于禁中,置详议官六员。四年二月,置审官院。初,帝虑中外官吏,清浊混淆,命官考课 , 号磨勘院。至是,梁鼎上言曰:“望陛下特诏有司,申明考绩之法,庶几官得其人,民受其赐。”于是改磨勘院为审官院,掌审京朝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人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 B . 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 C . 寇准独日/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 D . 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人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具臣,指备位充数之臣或泛称为人臣者,与一般所谓“大臣”意义上有所区别。 B . 诸道,道是行政区域的名称。宋朝初年因袭唐朝旧制称“路”,后来改称“道”。 C . 文皇,文中指唐太宗李世民,古人很重视“文”,“文”是极富褒奖意义的谥号。 D . 考课,指国家在一定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考核,并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太宗重视朝臣意见,田锡应诏上疏,认为四方安宁并非真正的天下太平,而朝臣有时也只是附和皇帝,未必吐露真言。 B . 宋太宗试图将自己和唐太宗相比,李昉没有直言进谏,而是吟诵了白居易的诗句,使其当即警醒并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C . 宋太宗具有很强的优患意识,告诫官员丰收之时不忘自然灾害;又认为治国之道应宽严适中,不能让天下百姓不知所措。 D . 宋太宗严明法纪,在禁中设置审刑院这一机构,以监察朝廷内外各级官员,防止他们利用法律条文徇私舞弊,执法严苛。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久升平,天下混一,故左取右奉,致陛下以功业自多。

      ②望陛下特诏有司,申明考绩之法,庶几官得其人,民受其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