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的宗旨即“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而“完全之人物”的养成,除了“身体之能力”外,还应具有“精神之能力”,即“知力、感情及意志”。其中的感情就是“美育”,美育能“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应作为美育的根本价值尺度。

    人的生命是一切活动展开的基点,对生命的审美则是一切美育活动的根本。人对自身生命的审美,首先来自对情感生命的审美把握。而中华诗词则正是这样一座情感生命的宝库。徜徉于中华诗词之海,也正是徜徉在人类情感之海。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沉郁,无一不是进行情感生命美育的绝佳载体。诵读“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涤去的是你旅途中的烦躁抑郁;玩味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减缓的是你思乡的情愫;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共鸣,坚定的是你的人生抉择!

    任何的生命现象、生命状态、生命活动总是感性的、形象的,人们也正是通过对生命的感性形象的审美感悟,来感知和把握生命的审美价值。中华诗词向来注重意象的缔造,而诗词中的意象历经各代文人的传承,已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生命积淀,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也正是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春”“江”“花”“月”的美妙始终伴随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寒山寺的钟声将永远响彻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之中。

    吟诵中华诗词,也能达到一种悦性悦情的审美自由状态。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特认为在人所拥有的各种能力中,发声最适合表现人的内心感受,因为人所发出的声音正如人的呼吸,充满了生命力和激情。诗词吟诵时或高昂或激愤或安闲或怡然的声音,无一不浸透着吟诵者内在的生命气息,预示着生命的积极喷发,并最终达到一种情绪的快乐、生命的愉悦。

    审美的最高层次就是造就一个自由的审美世界,这个审美世界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实在性,是一种澄明、透彻的心境。在这一境界中,超越了不自由心境的“我”,排除了杂乱无序的精神状态,是情感的、精神的、本真的心灵境界。这也正是孔子所谓“乐”的心态,庄子所谓“游”的境界。我们在鉴赏传统诗词时,对意象的解读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移置,正是进入了此种境界。在此过程中,心中除了那轮明月之外,别无他物,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人的心境亦随之豁然开朗,达到通彻透亮的境界。

    生命不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存在,而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感可触、可视可听的,具有可欣赏性的无限的美感。中华诗词浓烈的情感、丰满形象的意象、吟诵时带来的愉悦、审美中精神的自由与超越,都是一种生命状态的铺展与呈现。在心理疾病高发,特别是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生命的极端事例频发的今天,中华诗词除了其传统的美育价值外,其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相信也会越发得到凸显。

    (摘编自斯静亚《中华诗词的生命美育价值探析》)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只有具备“身体之能力”和“精神之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完全之人物”。 B . 生命是具有可欣赏性的美感存在,一切美育活动的根本在于对生命的审美。 C . 学习中华诗词需诵读玩味,尤其要学会吟诵,进而沉浸其中,并产生共鸣。 D . 真正的审美活动必须超越不自由心境的“我”,达到澄明、透彻的心灵境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第一段提出美育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 B . 第二段运用对比、引用等手法,阐述中华诗词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载体。 C . 文章列举“春”“江”“花”“月”等意象说明中华诗词是民族的生命积淀。 D . 第五段借孔子“乐”的心态和庄子“游”的境界说明什么是自由的审美世界。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美育可以使人的感情发达,精神自由是培养“身体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B . 我们正是通过对中华诗词意象的把握才窥探到诗人生命情感的感悟。 C . 中华诗词中的优秀诗句可以让人产生共鸣,疏导自我感情,坚定人生的选择。 D . 学习中华诗词可以有效杜绝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生命的极端事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