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下·椒江期末)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 牌。“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呈现丰 富、精彩的内容。

    2021 年 12 月 9 日 15 时 40 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 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中国香港设 3 个地面分课堂。约 60 分钟 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 生活场景,演示了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 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2022 年 3 月 23 日 15 时 40 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继续采用 天地对话方式进行。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 木齐设 2 个地面分课堂。 约 45 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 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 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地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 介绍了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材料二】传道授业天上来,全球最有“高度”的“太空教师”在 400 公里天外的“最 高讲台”,于浩瀚太空的“最高学府”将宇宙专属的科学魅力实时双向同步呈现在千万学子 面前。“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天宫课堂”是最生动的科学课堂,把星辰 大海带入孩子们的眼里、心里,燃起青少年心中的航天梦,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的奋进力量, 中国航天、国家科技领域才能生生不息,不断进步。

    “天宫课堂”闪耀着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志气、骨气、底气。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就富有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譬如“女娲补天”“牛郎 织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诸多神话,还有《嫦娥》《七夕》《水调歌头》等诸多 词赋,更有付诸实践的“万户火箭”“张衡浑天说”等,无不彰显着我们先人对太空的敬畏 和向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 惊叹的伟大成就,如“东方红”号卫星、“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奔月、“北斗”指路、 “天宫”遨游、“祝融”探火、“羲和”探日等。中国航天不断刷新高度,从无到有、从小 到大、从弱到强,这其中所承载的奋斗历程、所激发的壮志豪情,映射着我们一代代航天人 拼搏进取、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铸就了载入我们精神谱系的“两弹一星”精神、“东风精 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近年来,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上海磁悬浮列车跑出了“中国速度”,蛟龙潜 海刷新了“中国深度”, 中国天眼 FAST 拓宽了“中国维度”,  “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划 出了“中国弧度”……这一个个大国重器展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加速度”,让我国在国际 舞台上的影响力、竞争力与日俱增。

    “天宫课堂”饱含着“中国骄傲”,见证着中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中国科技工作者 自强不息的身影,更是中国科技自信和中国道路自信的体现。科学无止境,征途且漫漫。让 我们仔细品味“天宫课堂”背后中国自信的精神密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 不懈努力吧!

    (摘编自百度网站)

    1. (1) 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宫课堂”是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载人飞行任务。 B .   “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在 400 公里天外的“最高讲台”,进 行实时双向同步授课。 C .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富有探索精神,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 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伟大成就。 D . 近年来,接连创造了“中国高度”“中国速度”“中国深度”“中国维度”“中国弧 度”……这一切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竞争力与日俱增。
    2. (2) “天宫课堂”第一课和第二课,在授课形式和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3. (3) 小文认为“天宫课堂”空耗人力、物力,是“面子工程”。他的观点遭到了同学们的一 致反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阐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