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定远期末)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长江作为世界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24种,特有鱼类180余种。但是,现在的长江,生物资源正面临巨大危机,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为“无鱼”等级。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陈大庆介绍,他们在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调查中发现,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渔获物中四大家鱼不仅比重由20%以上下降至10%以下,而且优势年龄组也由3-4龄衰退至1-2龄。事实上,四大家鱼不只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资源动态也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通过捕食,四大家鱼可以影响饵料生物的密度和种类组成,进而影响食物网的营养等级和稳定性、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和水体质量,关系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完整。”陈大庆称。“我国淡水渔业养殖量每年大概是三千万吨,其中一半是四大家鱼。而长江拥有全国最好的野生四大家鱼的鱼种,为了人工养殖的鱼种不致于退化,实现四大家鱼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把野生四大家鱼的种群保护下来,这关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未来。”长江十年禁渔首倡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文宣告诉记者。

    与四大家鱼面临同样困境,甚至更加危险的,还有众多大型水生生物。中国特有的“淡水鱼王”白鲟可能在2005年到2010年时已经灭绝。资料显示,现在,鲥鱼、中华鲟,长江鲟、白鱀豚仍处在灭绝的边缘。“在长江流域,很多鱼类可能正排着队走向灭绝。”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何舜平说,“长江生态系统崩溃并不是骇人听闻,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其后果非常严重。”

    (摘编自新京报《长江的十年禁渔和“无鱼”困局》)

    材料二:

    “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的画面,即将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消失,而我国生态保护事业中的历史性一幕即将开启——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屏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说,“禁捕是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的关键之举。”据于康震介绍,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

    令行禁止应出重拳。确保“十年禁渔”取得实效,需要全面加大对非法捕鱼的打击整治力度,坚决消除非法捕捞隐患。今年以来,沿江各地持续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江上打、陆上堵、市场查”的高压态势,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的执法监管,彰显了禁捕退捕的决心,形成了强大震慑。

    长江禁渔需要雷霆万钧之势,更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以健全的长效机制、完善的配套措施,巩固成果、持续推进,从相关部门到全社会的协调配合显得至关重要。实践表明,齐抓共管的意识越浓厚,执法能力和监管效率越高,保护长江生物资源的防护网就能织得越严实。

    (摘编自环球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人民日报《长江禁渔要雷霆万钧,更要“十年磨一剑”》)

    材料三:

    长江禁捕退捕和渔民安置保障不仅是产业转型工程、生态保护工程,也是民生工程、系统工程。禁捕后,适龄的长江渔民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一次生产方式的巨变。

    经人社部摸排统计,截至10月23日,各地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自主创业、安排公益岗位等方式,已落实转产就业119481人,占需转产就业人数的94.44%。其中,通过渔业产业安置、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兜底、务农等相对稳定就业渠道,落实转产就业57828人,占已转产就业人数的48.40%;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等其他渠道落实转产就业61653人,占已转产就业人数的51.60%。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退捕渔民中50岁以上的超过一半,80%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转产再就业面临不少圈难。退捕渔民集中的重点县,要创新思路,组织退捕渔民成立渔业合作社,充分发挥长江渔民熟悉鱼的优势,利用退田还湖水面开展水产养殖、休闲渔业,支持参与稻鱼综合种养等项目,拓展就地就近转产就业空间。要将退捕渔民纳入就业重点人群,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职业介绍、有组织劳务输出,设立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每个退捕渔民家庭有相对固定收入。

    协助巡护,变捕鱼为护鱼,既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一种创新,也是退捕渔民就业安置的一个途径。目前,在长江多个重点水域,都有由退捕渔民组成的协助巡护队参与长江保护。湖北省宜昌市落实禁捕资金5000多万元,结合江豚巡护项目,变捕鱼人为护鱼员,有效解决了当地渔民安置问题。

    对就业困难的渔民,要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对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要通过政府补贴、补缴的方式,加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对生活特别困难、悲病、无再就业能力的渔民,要加大救助力度,与扶贫、低保相衔接。

    (摘编自央视网《推动转产——让长江渔民“端好饭碗”》)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长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有4300种以上水生生物,然而现在许多物种已经灭绝,例如白鲟、中华鲟、白鱀豚等。 B . 长江曾是四大家鱼的主要繁殖栖息地和苗种发源地,截至本世纪初,长江捕获物中四大家鱼的比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 C . 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施暂定10年的常年禁捕,意在逐步改善长江流域生物资源衰退现状。 D . 由于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长江流域正面临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的危机。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四大家鱼的捕食直接影响了食物网的营养等级和稳定性、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和水体质量,这也关系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 B . 根据长江“十年禁渔”规定,在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可以捕捞,其他区域开始执行为期十年的生产性捕捞禁令。 C . 各地通过发展产业、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落实退捕渔民转产就业,从数据来看,退捕渔民更倾向于通过相对稳定渠道实现转产就业。 D . 退捕渔民存在年龄高、学历低等特点,这给转产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实践探索空间。
    3. (3) 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需要采取哪些具体举措?请概括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