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舅爷
张中行
这位刘舅爷,用现在的眼光看,是集朴实与赤诚于一身。人中等身材,偏于瘦,面黑,这没什么新奇,农民几乎都是这样子;新奇的是永远没有笑容,说话经常生硬,甚至到难听的程度。此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除了冬季以外,长年光着脚走路。他像是没什么特长,勉强可算的只有一点点。一件是,他是焖饭专家。我们家乡不产稻米,中产以上人家有婚丧事,招待亲友要用稻米,以表示超过常态。做稻米饭习惯用大锅焖(米放在锅里,搀和适度的水,用柴烧熟),不用蒸。焖饭,临近两三个村都是找刘舅爷,说是不但焖得好吃,而且估计用米多少,有把握。另一件是种秋天的萝卜,说是长得个儿大,口味甜。记得有那么一年,他在我们村西种了一亩多萝卜,我从那里走过,他给我拔一个,果然很好吃。还有一件,是人好求,不管多费力,只要求他做,他都不拒绝,因此,村里许多出外跑路的事总是由他去。
可是奇怪,从外表看,他是最不随和的人,尤其跟我们未成年的人,几乎永远不说话。——我们也不想听他说话,因为太生硬。记得有一次,他光着脚走到我家门外,碰巧我嫂子在门口。嫂子嫁过来大概不到一年吧,是新妇,于是恭恭敬敬地说:“舅爷,您到哪儿去?请到家里坐吧。”没想到他答道:“我没事,到家里干什么!”嫂子碰个大钉子,莫名其妙,进来跟我母亲说:“舅爷不知道为什么生气,我请他进来坐,他说……”我母亲说:“你不必在意,他就是这样说话。可是人特别实在,向来不挑人家礼,你就不理他,他也不说什么。”
不挑礼,大概据他看,这类应酬话有没有都无所谓。对于他认为有所谓的事就不然,他会完全变成另一个人。还记得一件,可以算作轶事吧,无妨细说说。在乡村,老头儿们起得早,到街头或各家转转,到吃早饭时候才回家吃饭。某一天,是镇上的集日,他早起出去,转一会回来,怒气冲冲,坐在炕边,不吃饭。舅奶奶问他为什么,他不言语,再问,还是不说话,只好不管他。这样过了一会,忽然听他说道:“还不如把人家宰了呢!”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在谁家,看见那家正在向棉花里喷水,准备拿到集上去卖,简直把他气死了。他又说他决定到集上去,不让人家买他的。家里人劝阻,他不听,去了。直到接近中午才回来,出乎意料,表现为高兴的样子。问他,知道情况是这样:他到棉花市,站在离那搀水的棉花不远,看见有人往那里走,就拉他一把,小声告诉人家,那棉花搀水了,他亲眼看见,不要买。就这样,一直守到将近中午,看见一个半老的汉子去买,这个汉子在市上转了很久,想用狡诈手段骗几个卖棉花的妇女,没成功,“这次是狗咬狗,我不管,活该!”结果那汉子真就买了,所以他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刘舅爷没有活到上寿,死了。其时我已经不在家乡。但有时想到他,连带想到他的姐姐,我的大祖母。大祖母也没有活到上寿,死的时候我刚上小学。但她的影像一直活在我心里:纯朴、温厚、勤勉的老太太。母亲常说:“没见过像你大奶奶那样心肠好的。门口一来讨饭的,她拿起饽饽就往外跑,在屋里简直坐不住。”母亲还告诉我,我三四岁时候,不知得了什么病,发高烧,渐渐不成了,地上铺上卷死孩子的席,把我放在席上。大奶奶来了,看着心疼。抱起来在屋里来回走。过一会,说居然又喘气了,就这样又活了。
大祖母、刘舅爷,都不识字,可是他们都有一颗纯洁、朴厚、火热的心。我是识字的,而且能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①”。这常使我想到知与行的关系,想到“逝者如斯”,不禁为之三叹。
(选自《桑榆琐话》,有删节)
【注释】①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小人物 |
大光芒 |
主要表现 |
刘舅爷 |
朴实、赤诚 |
①; ②是种秋萝卜专家,种的萝卜又大又甜; ③; ④; ⑤。 |
门口一来讨饭的,她拿起饽饽就往外跑,在屋里简直坐不住。(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该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