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上海开学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茶蓼①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②,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③。虽欲效野夫贱隶,鋦跳窜伏(慌张地躲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 毋亦犹是也夫!

    [注]①茶蓼:苦菜。②艾:停止。③蓬藋:草编的衣物。

    1. (1) 上文选自刘基的《苦斋记》,“记”这种文学样式,往往前半部分以为主,后半部分以为主。
    2. (2) 文中以“苦”与“乐”的相对关系极其通俗而深刻地阐明道理,构成这样的关系的词语还有多处,请找出两对。
    3. (3)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 相去能几何 B . 是人之所谓乐也 C . 一旦运穷福艾 D . 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
    4. (4) 者运用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如何看待为例,说明了(用文中语句回答)的道理。
    5. (5) 刘基在文中叙述了他对待苦乐的态度,生活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是一种苦乐观,你觉得这两种苦乐观有什么不同?请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