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历史剧,一度被观众认为不再是熟悉的扮相,剧情拖垮、对白新潮、史感消失,打着历史的旗帜,却不知道风朝哪个方向吹。被现代风情过度填塞,是当下历史剧被诟病的主要原因。剧与史的尴尬割裂,是历史剧处在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两难处境的反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家将》《岳飞传》等历史剧演绎英雄传奇。话本故事虽与历史真实背离,却无损历史的崇高。戏剧化演绎的历史故事培植了几代人朴素的英雄情怀和梦想。与英雄同路使普通人期待历史的偶遇和命运反转,激发了普通人向历史而生的超越意识。戏剧的舞台、似是而非的英雄、降维的历史知识,普罗大众从中把握了自身所需的人生律动。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三国演义》《雍正王朝》等历史大剧兴起。亦步亦趋追随正史,剧情统摄于正史中,创作分寸得体。发乎情止乎礼的风格,温柔敦厚的人物设计,中规中矩的艺术渲染,维护了历史的道统和教化。岁月的沧桑与观众的历史期待吻合,这一时段历史剧被观众称为正剧。
随着个体审美意识增强,2010年之后迎来了《甄嬛传》《琅琊榜》等宫斗剧、阴谋剧的浪潮。庭院深深的宫廷取代历史江河,权力游戏代替了历史大事记,女主的历史性成长近似“杜拉拉升职记”,现代职场经历与历史经验有了诡异的交点。历史被新生活的光芒照射,有了新的景观,历史的厚度能满足每个穿越时间窄门的探猎者。
《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风起陇西》开启了历史剧另一个路径,悬疑、解惑开辟了历史剧的另一种方式。原著作者马伯庸认为,“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象……我的工作,是从一句微不足道的史料记载或一个小小的假设出发,把散碎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
知识的在场、事件的闭合、意义的救赎,是一部历史剧主要构成要素。历史知识不仅为事件制造发生的现场,还为杂乱的记忆廓清了源头。知识的细密精准考究,可以击穿现实限制,走入另一个体系完备,秩序井然的未知世界。故事的发生依靠“讲述一个故事,描述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而延伸历史故事是为意义的救赎,但只有获取完整的过去才能赎救。虽然《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等剧架空历史,但没有放弃历史之问:追问历史悲情之下的普通人的快乐内涵,衡量“不良人”的生命重量,探寻游荡漂浮的小人物冒险卫国的意义。尽管价值支点有些勉强,但对每个曾经存在的生命表达了致敬,不让那些默默无闻的生命遗弃在历史的荒原上。正史中往往有众多“恒星时刻”,人们记住的也只是那些创造千秋功业的恒星。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恒星”无法照亮的黑暗才是真正的生活空间。展示如蝼蚁般的普通人如何在“恒星”的背影中、在时间的碾压下倔强地活着,记录小人物沉重的呼吸和悲凉的声音,也应当是历史剧不能忽视的,因为这也是历史真相的一部分。
(摘编自雷军《从〈风起陇西〉看历史剧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