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2高三上·广东开学考) 塞罕坝曾经由于森林被砍伐殆尽,由“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经过几代林场人艰苦努力,把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改造成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如今去坝上旅游,随处可见写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碳中和”的宣传语(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塞罕坝从“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说明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
    2. (2) 华北落叶松和樟子松等是塞罕坝林场的主要树种,常见病虫害有松毛虫,欲调查松毛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
    3. (3) 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恢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是植被恢复,这是因为植物是生产者,其作用是
    4. (4) 在塞罕坝的自由放牧区,兔子、牛、羊和平共处,狼与狐正常出没。如图为能量流经兔子这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G表示流入狐所在营养级的能量,A表示兔摄入的能量,则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图中表示。

    5. (5) 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要实现“碳中和”,除继续植树造林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答出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