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①明妃:指王昭君。②紫台:汉宫。③青冢:指王昭君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④画图:汉元帝按图召幸宫人,宫人都贿赂画工。王昭君不肯行贿,被画工丑化,不得皇帝召见。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的首联点出昭君生长之地,借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烘托昭君的不同凡响。 B . 第四句中的“向”字写思汉之心,大漠中黄昏下独留一座青冢孤独地遥望家乡。 C . 第六句中的“环珮”用象征的手法,表明王昭君的魂灵会思乡心切而月夜归来。 D . 诗人最后强调“怨恨”,流露了“帝始不见遇”的“怨思”和怀念乡土的忧思。
    2. (2) 前人论此诗,认为诗人“以此自喻,固与己同”。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