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保定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战?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闲,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日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愈再拜。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B .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C .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D .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再拜,古代礼节,拜两拜,表示恭敬。也作敬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B . 左右,文中指称呼对方的客气语。现在则用作方位名词,指左和右两方面。 C . “若是者何哉”与“若入前为寿”《鸿门宴》)两句中的“若”字含义相同。 D . 布衣,布制的衣服,文中借指平民百姓,按照规定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宰相没有回信,作者感到惶恐不安又不敢逃避,于是斗胆写下第二封信,表示自己宁愿蒙受不可预料的惩罚,也要请求宰相保全他的性命。 B . 作者用动人之笔来说明他处境的艰难,他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一样,盼望别人施以援手,他大声呼救,是因为他的形势实在太危急了。 C .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境艰难的原因,呼唤宰相施救,并认为宰相有办法救助自己,因为宰相看见了作者的处境是会动心同情的。 D . 文章最后指出,五六年前宰相提拔过平民百姓,而古代用人,可以从盗贼、守仓库的人中选取,自己足以和那些人相比,因此恳请宰相照顾。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②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

    5. (5) 《论语》中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打动宰相,作者在信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简要概括出三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