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射洪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文学与书法艺术存在密切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以思想和语言为基础。文学正是通过语言以形象化的方式反映思想的艺术。《毛诗序》曾强调,“诗”是“志之所之”的产物。文字的产生真正拓展了思想交流的维度。千百年来,尽管汉字出现了多种生成方式,但其社会功能主要还是通过书写来实现的。为了追求汉字使用的正确、便利和美观,人们开始研究汉字书写的表现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的“书法”。

    至汉晋之间,书法探索逐渐趋于艺术的自觉,王羲之是成功的探索者,他依托深刻的艺术见地,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铸就了《兰亭集序》的经典地位。书法艺术尽管并非单为文学而生,却必须以有意义的文辞为表现内容。除了“太极殿”“同仁堂”等纯粹实用的匾额、题字或标语,文学作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书法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品本身就是传颂的文学作品,除了《兰亭集序》,还可以列举出《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诗帖》,前者是颜真卿为祭奠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颜季明而作,后者乃苏轼由贬谪黄州三年的悲凉遭遇有感而发。

    较之一般的文学创作,书法作品具有具体的用途,所以在选择或拟定合适的文辞内容时,创作者要全面地体察社会、深刻地体验人生、精准地判断情势。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的某一角落,有翠竹数竿、奇石一尊。当是之时,常有一二学子坐立其间,或琅琅读书,或默坐静思。启功先生在石上题字“奇峰高节”,“奇峰”描述奇石耸立向上之势,“高节”则指向竹子的高洁虚心,四个字皆指向具体环境中的景物,同时以拟人的手法指向人的节操、情感和旨趣。题字尽管寥寥数语,竟与相关的人、事、物、地、时、情相合,这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表现的高深造诣,更显示了作者文学思维的精确。

    尽管今天仍有书法到底属于文化还是艺术的争论,也有艺术创作与日常实用书写的区别,但是,文化和艺术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鸿沟。简单说来,艺术是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文化又根植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生活则必然夹杂着林林总总的实用成分。无数名家的创作正是既有服务于客观生活的实际用途,又充分整合了各方面的文化因素。在书法艺术表现中,思想、语言作为内容和需求,汉字、书写作为载体和手段,每个方面都渗透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更浓缩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艺术与文学相通。作家也应懂得一点书法,中国古代文人的字大都是写得很好的。现代作家不一定要能写好毛笔字,但是要能欣赏书法,经常看看书法,尤其是行草,对于行文的内在气韵,是很有好处的。

    (选自孙学峰《文学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学和书法艺术都以思想和语言为基础,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它们对反映思想和拓展思想的交流维度发挥着作用。 B . 书写是实现汉字社会功能的唯一途径,所以人们对汉字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形成了“书法”。 C . 书法艺术必须以有意义的文辞为表现内容,文学作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 D . 在书法艺术表现中,不管是内在的需求还是外在的形式,都渗透了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浓缩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从书法的产生,书法的自觉,书法的具体用途,书法的门类归属等问题逐层深入地阐明了书法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B . 本文所述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某一角落的石上所题的“奇峰高节”四字,是为了说明书法创作者要全面地体察社会、深刻地体验人生、精准地判断情势。 C . 本文善于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例举了一系列广为人知又雅俗共赏的书法作品及事例,增强了论文的说明力和生动性。 D . 本文最后建议现代作家要能欣赏书法,使本文不局限于对过去之事得出结论,也将眼光射向现实和未来,增强了现实性和针对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羲之是书法艺术的自觉探究者,他有着深刻的艺术见地,高超的艺术技巧,才成就了书法作品的经典《兰亭集序》。 B . 如果没有文学作为鲜活土壤的滋润,现在很多传世的古代书法精品也许就不会产生,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C . 书法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既有服务于客观生活的实际用途,又充分整合了各方面的文化因素。 D . 很多大作家同时也是书法家,写得好字的作家会在行文的内在气韵上面胜过那些写字不如他的作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