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关系人民生命健康,也关系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疫苗管理法》,这是我国首次就疫苗管理单独立法。疫苗的研发对生物安全有着重要意义。2020年12月初,已经有好几种新冠疫苗宣布大规模临床测试的好成绩,还有多种疫苗前景可期。但是这一成绩得益于长期的科研铺垫。研究人员对相关的冠状病毒的关注由来已久(这类病毒曾导致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例如,最早一批问世的两种疫苗辉瑞和莫德纳疫苗——都是采用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来解码棘突蛋白,后者是新冠病毒赖以侵入人体细胞的工具。而RNA(核糖核酸)疫苗的进展得益于10到15年的高强度研究。这种技术正好在合适的时间成熟了;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早5年出现,RNA疫苗技术还没有一战之力。疫苗研发过程中最慢的部分不是寻找有效的候选疗法,而是测试它们,这常常需要数年之久。人体临床测试要求进行三期,每一期测试者数量都会增加,成本也相应上升,即便进入人体试验环节,后续研发也极其漫长并充满变数。有关专家表示,在疫苗的研发进展上公众一定要保持理性。
“在疫苗的研发进展上公众一定要保持理性。”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为该观点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