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安徽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致某科学院的报告(节选)

    卡夫卡

    我的祖籍在黄金海岸。一天傍晚,我们一群猿猴到河边饮水,当时哈根贝克公司的一个狩猎队恰好埋伏在岸边的丛林里,他们开枪了,我是唯一被击中的猿猴。

    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关在船上一只笼子里。笼子又低又窄,我既难站立又难坐卧,只有弯着不住颤抖的双膝半蹲在那里。笼子的铁栅都戳进了我后背的皮肉里。

    我当时安静极了,人们因此断定,要么我会马上死去,要么日后训练起来很顺手。我活了过来,闷声闷气地啜泣,痛苦不堪地找捉跳蚤,无力地在一只椰子上舐来舔去,用脑袋撞击木箱。随之而来的只有一种感觉:没有出路。

    老是贴着笼壁我非送命不可,我一定要为自己开辟一条生路。一个清晰而又美妙的念头就这样在我的肚子里油然升起,因为猿猴是用肚皮思想的。

    我需要出路,左边或右边,随便什么方向都成。向前,继续向前!决不能抬着胳膊贴在一块木箱板前一动不动!

    若不是内心极度镇静,我是无论如何逃脱不了的,而我得以镇静的功劳应当属于船上的人们。

    他们都是些好人。时至今日我仍乐意回想起他们那曾经在我半梦幻状态中萦回的沉重的脚步声。他们习惯慢腾腾地做事,有人想揉眼睛,他的手抬得很慢,好像那手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他们的玩笑很粗鲁,但很开心,他们的笑声里混杂着让人听着害怕实际上却并无恶意的咳嗽。他们习惯吐唾沫,至于吐到什么地方是无所谓的。他们总是抱怨,说我把跳蚤传给了他们,但是从不因此真生我的气。空闲时有些人围成半圓坐在我的面前,时而还有人拿根小棍给我搔痒。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似乎也预感到,出路绝不是靠逃跑能够获得,这纯粹是绝望的愚蠢举动。

    我眼看着这些人走来走去,老是那些面孔,动作千篇一律。一个宏大的目标朦朦胧胧地在我脑海里升起,只要我变得和他们一样,笼子的栅栏就能拆掉。

    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些人模仿得惟妙惟肖,没几天我就学会了吐唾沫,然后我们就互相往脸上吐。很快我就成了抽烟袋锅的老手,每当我用大拇指压压烟袋锅时,整个中舱就响起一片欢呼声。

    最恼火的当属学喝烧酒,那玩意儿的气味真叫我难受,我强迫自己使出浑身解数,用了好几个星期才总算过了这一关。有一位不分白天晚上老是到我这儿来,他总是带着一瓶烧酒在我面前摆好架势开导我。我总是狂热而又聚精会神地望着他。他伸直拿着酒瓶的胳膊,又猛一下举了起来,用一种夸张的教训人的姿势向后一仰,一口气把酒喝了个精光。

    随后,实践开始了。我尽我所能抓起了递到我眼前的酒瓶子,颤颤悠悠打开瓶塞,举起酒瓶,和老师的动作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把它放到嘴边,然后厌恶地、极其厌恶地把它扔到地上。

    我的训练课往往就是这样宣告结束。我尊敬老师,他并不生我的气,只是有时他把点着了的烟斗塞进我够不着的皮毛某处,以致那儿都起了烟火,随后他又用慈爱的大手把火压灭。他的确没有生气,因为他晓得,我们共同在为根除我的猿猴本性而不懈斗争,特别对我,更是任重道远。

    有一天晚上,大概是什么节庆日,留声机里传来阵阵歌声,一个当官的在人群中来回踱着步子,我趁人没注意,抄起一只人们无意中放在铁笼子跟前的烧酒瓶子。这当儿,人们的目光已颇有兴趣地集中到我身上,我在众目之下老练地打开瓶塞,毫不犹豫地把酒瓶举到唇边,眉不皱.、嘴不歪,瞪大眼珠,放开喉咙,活像一个喝酒老手,一股脑儿把一瓶酒喝了个底朝天。这一举动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胜利啊!紧接着,我就像个艺术家,而不再是绝望者,把酒瓶一扔。由于力量的推动,意志的轰鸣,我竟用人的声音清脆而又准确地喊了一声“哈罗”。就是这声呼喊使我跃进了人类的行列,随之也招来了人类的回复:“听啊,他说话了!”

    当我在汉堡被送到第一个驯兽人手里的时候,我很快就意识到,有两种可能摆在我的面前:要么进动物园,要么进马戏团。我毫不迟疑地告诉自己,要全力以赴进马戏团,这就是出路。

    先生们,我在拼命地学啊!人只有在被迫的情况下,在想寻找出路的时候才玩命地学习。学习要不惜代价,要用鞭子督促自己,即使有些小的不到之处也要撕心裂肺。猿猴的天性滚动着离我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我的第一个老师自己却险些变成了猿猴,他不得不放下教鞭被送进一家精神病院,好在不久他就出院了。

    我累垮了很多老师,有几个甚至是同时被撂倒的。我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公众目睹着我的进步,我的前途一片光明。这时我就自己聘请老师,把他们安排在五间相通的房间里,我穿梭于各个房间同时听他们讲课。

    我的进步一发不可收!知识的光芒从四面八方照进我开化的大脑。我付出了世人所没有过的努力,使我获得了欧洲人具有的一般文化水平。这件事本身似乎不足挂齿,但又有些不同寻常,因为正是它帮助我走出铁笼,为我开辟了人生之路。

    有一句德国俗话真是至理名言:走最难走的路。我正是这样做的。我的路已经走完了,只除了争取自由,但这本来也不是我选择的目标。

    (贾一诚译,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变形记》讲述一个人“退化"为甲虫不同,本文讲述了一个猿猴努力向人“进化”的故事,同属于“异化”,蕴含深刻。 B . 主人公强调他只是想找到“出路”,而不是为了争取自由,说明了二者在本质上的不同,出路只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C . 主人公通过模仿人类摆脱了囚禁他的牢笼,而他的老师却由于麻木或痛苦差点堕落为猿猴,境遇的差别对比鲜明。 D . 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便于揭示主人公的内在心理感受;“先生们”的呼告使读者自觉站在“人”的立场思考。
    2. (2) 关于文中喝烧酒情节的相关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喝烧酒的艰难与之前模仿的“不费吹灰之力”形成对比,说明“我"根除本性的不易。 B . “狂热而又聚精会神”“力量的推动,意志的轰鸣”说明“我"想找到出路的强大决心。 C . 详写与喝烧酒相关内容,略写“拼命地学”“玩命地学"的过程,使行文富于变化。 D . “我"战胜了生理厌恶,成功地表演了喝烧酒,并说出了“哈罗”,由此获得人的身份。
    3. (3) 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 (4) 本文采取让猿猴为人类作报告的寓言方式进行写作,有怎样的文学效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