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试看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作品取诗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气度与风范。画家在强烈的红黑对比中写深秋景色,通过主观而理想化的色彩运用,渲染出山村宁静祥和的气氛,歌颂了的美好时代,是造景,更是写情。李文信的《长征》通过宏大的场景刻画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画面中,近景写实的松树象征红军的意志,湍急江水上的铁索桥如此狭窄,红军渡江却是秩序井然而显纪律严明……画家主观地让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承载意义。画面所呈现出的不仅是客观的历史事实,还饱含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与厚重情感。

    _________。品读中国诗画,便是要在中体味万物,如此才能懂得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润,才能领略范宽《溪山行旅图》中壁立千仞的雄强,才能品味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而也无睛”的旷达,才能感受到关山月、傅抱石在《江山如此多娇》中传达出的民族精神。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欣欣向荣    山高路险    攻无不克    虚实相生 B . 欣欣向荣    千难万险    坚韧不拔    虚实相生 C . 蒸蒸日上    千难万险    攻无不克    若有若无 D . 蒸蒸日上    山高路险    坚韧不拔    若有若无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形、意、境、情能显现出中国诗画的真谛 B . 中国诗画的真谛要在形、意、境、情显现 C . 中国诗画,于形、意、境、情中见真谛 D . 见到形、意、境、情,才能见到中国诗画的真谛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画面所呈现出的不仅是客观的历史事实,还饱含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及其他厚重情感。 B . 画面所呈现出的不仅有客观的历史事实,还有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与厚重情感。 C . 画面不仅呈现了客观的历史事实,还饱含着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及其他厚重情感。 D . 画面所呈现出的不仅有客观的历史事实,还有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与厚重情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