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1931年第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部分试题 |
1933年10月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部分试题 |
1.国文: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论。 2.民法:试详述民法上人之种类及其性质。 3.刑法:何谓间接正犯试详论之。 4.行政法:试从五权制度上说明行政之意义。 5.中国近代政治史:中日战争之经过及其影响于我国内外之关系如何。 6.经济学:试详述地租之起。 7.财政学:公债制度对于社会资本之构造有何影响试详论之。 8.国际公法:说明外交官之特权及与领事官之区别如何。 |
1.国文:孟子谓“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其理由何在?试申论之。 2.经济学:试略述李嘉图地租学说之理论及其对后世经济思想之影响。 3.社会学:帕克教授分主要的社会历程为四种,即竞争、冲突、顺应与同化,究竟其区别何在,其分类是否适当,试评论之。 4.财政学:试述财政之意义,及其与私经济之异同。 |
——摘编自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编辑《民国高等考试总报告》
评析材料中的文官考试制度,得出结论。(要求:结论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材料反映出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
材料中国民政府推行的文官考试是特定历史时空的产物,一方面体现了对传统科举制的继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借鉴,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为推进近代化选拔人才的时代要求。
具体而言,从两次考试的国学考试内容可以看出其对科举制内容——儒家思想文化的保留;但总体而言,经济学、法学、外交等方面的试题已趋于现代科学知识,反映出对现实实际问题和世界发展形势的关注;同时,其现代性还体现为法制化程度的提高,平等性和开放性的增强,考试权的独立等。
虽然,这一时期的文官制度受一党专制政治统治和战乱等局势的影响,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但是,我们仍可以借鉴其兼采中西、完善发展的经验,传承优良传统,洋为中用,提高治国理政的现代化水平。
【分析】【分析】根据“国文: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论。”“中国近代政治史:中日战争之经过及其影响于我国内外之关系如何。”“国际公法:说明外交官之特权及与领事官之区别如何。”等可知,材料反映出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围绕材料内容,从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背景、具体表现、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材料中国民政府推行的文官考试是特定历史时空的产物,一方面体现了对传统科举制的继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借鉴,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为推进近代化选拔人才的时代要求。具体而言,从两次考试的国学考试内容可以看出其对科举制内容——儒家思想文化的保留;但总体而言,经济学、法学、外交等方面的试题已趋于现代科学知识,反映出对现实实际问题和世界发展形势的关注;同时,其现代性还体现为法制化程度的提高,平等性和开放性的增强,考试权的独立等。虽然,这一时期的文官制度受一党专制政治统治和战乱等局势的影响,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但是,我们仍可以借鉴其兼采中西、完善发展的经验,传承优良传统,洋为中用,提高治国理政的现代化水平。
【点评】
【题型】论述题
【分值】13
【考查类型】常考题
【试题级别】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