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工程总投资的85%为林县自筹。林县人民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主动出工出力、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各级施工组织挖掘潜力,自己制造修理工具,坚持定额消耗,超用不补。为解决总干架与河流交叉的问题,施工人员设计建造了“坝中过渠水,坝上流河水”的空心坝,从此“渠水不犯河水”;修建桃源渡槽时发明了“简易拱架法”,建成“槽下走洪水、槽中过梁水、槽上能行车”的渡桥。为了修渠,全县50余万人口中,先后有30多万人次上山劳动,在太行山中苦干9年多才建成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创造出太行山上的人间奇迹,培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