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没有电子屏幕,没有商业广告,没有赛前造势和新闻发布,仅在村委会门口有一个篮球场。场内球员不停地奔跑、传球、上篮,场外人头攒动,欢呼呐喊……这场看上去并不专业也不高端的乡村篮球比赛却极具感染力。
在贵州黔东南州,这轮由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自发组织的“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一开打,就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围观,因其热烈的氛围而迅速走红网络,火爆出圈。由于场地在农村,比赛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以村民为主,甚至奖品都是黄牛、香猪等地方农产品,网友亲切地称其为“村BA”。
为了延续赛事氛围,7月30日至8月2日,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在台盘乡台盘村举行。架梯子、站房顶、爬围墙,现场观众人山人海,网络直播累积观看人数则超过一亿。
不少观众从河南、广西等地慕名而来,就是为了看一场接地气的“村BA”。
台盘乡政府初步统计,在4天的比赛时间里,场均观众超过1.5万人。因场地限制,每天未能进入现场而在外围徘徊的群众超过1万人。不少群众在距离球场几十米的远处拍照“打卡”,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来过。
(摘编自《贵州“村BA”为何火出圈》)
材料二:
“村BA”的背后,不难看出乡土文化的影子。一直以来,在吃新节活动里,篮球赛便是其中最热闹的一项活动。每逢举办篮球赛,在各地工作的爱好者都会闻讯赶回家乡参与比赛。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黔东南百姓的传统。
“村BA”的魅力,就来自文化的传承。这让我想起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里的一句话:“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无论是参加比赛,还是观看比赛,追求的不是专业性,也许这样的乡村赛事永远也走不出一名专业篮球运动员,但它就像一个符号,深深印刻在当地老百姓心里,每当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唤醒记忆,引起乡愁情感的共鸣。
乡愁是家乡的记忆,是文化的粘连。离开它,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们,心里就如同一盘散沙。正如《乡土中国》里所说:“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旺盛。举办篮球赛这样老少皆宜、人们积极参与的娱乐活动,无疑对乡村文化建设能起到积极作用。“村BA”的火爆给我们新的启示:乡村文化建设关键要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
(摘编自《贵州“村BA”火遍全国,我们需要这样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有人说,“村BA”之火,火在一个“土”字。的确,球场是村里自建的,参赛球员全部是本地村民,独具特色的苗族歌舞承担了啦啦队的功能,还有一头黄牛、几只香猪的获胜奖品,以及操着“贵普”的解说员,都彰显出“村BA”浓郁的乡土特色。但“村BA”的出圈,绝不囿于“乡土”二字。乡村球赛火爆的背后,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共识。这种共识不仅仅来自文化产品供给较为短缺的乡村地区,同样来自文化供给丰富繁荣的城市。在这个火热的夏日,“村BA”为我们贡献的不仅是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体育赛事,而且是一场具有现代元素,能够为广大网友所喜闻乐见,天然地连接起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的文化盛宴。
这样的文化盛宴提醒着我们,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厚筑乡土的文化本体和主体,凸显乡村文化自信,又要吸纳融合现代文明的分子和要素,体现新时代乡土文化的公共性和时代性,从而在碰撞和融合中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才是“村BA”破圈背后的“流量密码”,也是这场“偶然走红”的乡村赛事为我们在乡村文化振兴路径上带来的宝贵启示。
(摘编自《“村BA”火出圈,呼唤乡村文化自信》)